如何强化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2024-05-13

1. 如何强化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一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是处理好“三个关系”
1.处理好与教师职业的关系,这意味着教师要有敬业精神。
2.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意味着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
3.要处理好与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关系,这意味着教师要为人师表,人格高尚,克制私心。
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优化教师队伍。
1.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提高群体素质。
2.加强对年轻老师,特别是年轻班主任的指导和培训。
3.树立典范,实现群体创优。
4.完善师德考评制度。
二、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
一教师的创新教育能力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二观念保守是对创新最大的束缚。
1.创新教育研究的前瞻性不够,短期应为行为的意识过强,忽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一个周期性较长的培养行为。
2.时效性不够,口号过多,理论过多,缺少教师进行创新的文化氛围。
3.理解点不准,创新教育是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而非纯学科活动。
4.切入点不足,创新教育贯穿青少年活动的全过程,而非局限在课堂教学之中。
5.模式化过强,忽视模式的创造,而强调教师从一种模式走向另一种模式,扼杀教师的创造力发挥。
三、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1.角色反思,重新认识。
2.自定规划,自主发展。

如何强化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2. 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大家都知道,师德建设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教育主题.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今天主要从学校和教师这两大方面来与大家老师共同探讨怎样加强老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一、学校
  学校是加强教师师德修养学习的主要阵地,学校应把师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对新世纪教师的师德培养:
  (二)行动落实上:加强教育法规学习、规范教师师德行为。
  1.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提高教师师德认识,规范教师师德行为。
  2.深入开展“讲师德、做师表、树正气”活动,使每个教师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甘于奉献。
  3.树立典型,培养教师爱生情感。
  4.树立有效的学习制度,提高教师素质.树立教师终生学习观。
  5.建立奖惩制度,提高师德水平。
  二、教师
  一个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发展作用极大.教师若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讲求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必须时刻谨记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第一,要为人师表。唐代诗人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是说我们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传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识技能。我国春秋时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所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这样合格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学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作为人民教师,首先要做到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其次,要规范文明行为。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第二,要有敬业精神。教师要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能够为学生的成才成长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即使碰到困难和曲折也能顽强地克服。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强调无私奉献,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始终能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
  学高为师,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必须有高水平的教师,教师要学会学习,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深入学习和恰当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教育和教学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只有具有了这种敬业精神和学习态度,才能真正地做到与时俱进,使思想和学识跟上时代的步伐。
  第三、建立合作意识。不是有这么一句古话吗?“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团队合作的力量是无穷尽的,这种力量一旦被开发,将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小溪只能泛起破碎的浪花,百川纳海才能激发惊涛骇浪,个人与团队关系就如小溪与大海。每个人都要将自已融入集体,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例如在备课中就应该资源共享,形成全力,让教案与教学生发出更大的魅力;而不应相互封锁,互相嫉妒,各自为战,以致影响效力。
  合作能激发潜力,集体协作干出的成果往往能超过成员个人业绩的总和。正所谓“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一个团体,如果组织涣散,人心浮动,人人自行其是,甚至相互拆台,就会失去生机与活力,就很难干出成效。在一个缺乏凝聚力的环境里,个人再有雄心壮志,再有聪明才智,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只有懂得团结协作克服重重困难的人,才能干出一番事业,甚至创造奇迹。
  第四、良好的教学心态。教师在教学中的服务心态,不应只是少数优等生,而应该平等对待所有学生,因为所有学生都是教育教学对象,都是中华文化的承接者。老师要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且具有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当我们具备了这种心态,才会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使“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更加焕发光彩。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总之,师德师风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而且,它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人格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养成,更需要的每位教师的主动参与!让我们共同努力,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共同撑起秧坝教育的蓝天!

3. 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为什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恐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我认为: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 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著名教育家斯霞曾经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 师德师风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个人师德师风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师风问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 这些年来,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教育行业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大到学校乱收费、’’吃’’学生、拿学生,小到教师个人贪占学生,一度成了一种极坏的社会风气。可见师德师风问题是与行风紧密相关的,而行风又与世风相伴相随。一般说,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所以整顿师风必先整顿行风,整顿行风必先整顿世风。而特殊说,由于教育行业对后代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因此,有时师风正,也可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世风。 泗洪县青阳小学 李敏

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4. 怎样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修养

师德建设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教育主题,就如同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一样,他是千古不变的。我今天主要从学校和教师这两大方面来与诸位交流一下,如何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一、学校
学校是加强教师师德修养学习的主阵地,学校应把师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对新世纪教师的师德培养:
1、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提高教师师德认识,规范教师师德行为,
2、深入开展“讲师德,做师表,树正气”活动,使每个教师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甘于奉献,
3、树立典型,培养教师爱生情感,
4、制定有效的学习制度,提高教师素质,树立教师终生学习观
5、建立百分考核制度,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二、教师
一个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发展作用是非常之大的,教师若想做到这一点,必须时刻谨记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第一,要为人师表。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是说我们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传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识技能。现代的说法是教书育人而其核心是“育人”而不是“教书”,传道也好育人也罢。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即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所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这样合格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学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作为人教师,首先要做到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其次,要规范文明行为。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用心去启迪心、用火去点燃火、用高尚的灵魂去铸成灵魂的高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第二,要有敬业精神。教师要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能够为学生的成才成长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即使碰到困难和曲折也能顽强地克服。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强调无私奉献,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始终能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
学高为师,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必须有高水平的教师,教师要学会学习,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深入学习和恰当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教育和教学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只有具有了这种敬业精神和学习态度,才能真正地做到与时俱进,使思想和学识跟上时代的步伐。
第三,建立合作意识。“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团队合作的力量是无穷尽的,这种力量一旦被开发,将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小溪只能泛起破碎的浪花,百川纳海才能激发惊涛骇浪,每个人都要将自已融入集体,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例如在备课中就应该资源共享,形成全力,让教案与教学生发出更大的魅力;而不应相互封锁,互相嫉妒,各自为战,以致影响效力。
合作能激发潜力,集体协作干出的成果往往能超过成员个人业绩的总和。正所谓“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一个团体,如果组织涣散,人心浮动,人人自行其是,甚至相互拆台,就会失去生机与活力,就很难干出成效。在一个缺乏凝聚力的环境里,个人再有雄心壮志,再有聪明才智,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只有懂得团结协作克服重重困难的人,才能干出一番事业,甚至创造奇迹。
第四,良好的教学心态。教师在教学中的服务心态,不应只是少数优等生,而应该平等对待所有学生,因为所有学生都是教育教学对象,都是中华文化的承接者。老师要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且具有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当我们具备了这种心态,才会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使“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更加焕发光彩。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总之,师德师风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而且,它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人格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养成,更需要的每位教师的主动参与!让我们共同努力,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共同撑起我们南楼中学这片教育的蓝天!

5. 谈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要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等先进理论,以适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要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做到为人民服务,为教育服务,为学生服务。

以教育学生为己任,全心全意执教,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在教育学生上,做到为公为学生,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不为自己谋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学有所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通过培养学生,实现自己作为教师的人生价值。德高望重的教师是学生所尊崇的,教师要为人师表,就要以身作则,以身垂范,以德育人,言行一致,只有做到这些,才有资格教育学生,才能教好学生。
教师要通过学习法律基础知识和法律规范,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特别要对《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进行学习。

谈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6. 如何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永恒的主题,在新形势下,更有紧迫性。
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
由此可以说,教育与人才是增强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能提升教育的形象,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创新人才,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尽可能按时代的要求,去认识,去丰富师德的内涵,提升师德的境界,使师德得以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努力在各项实际工作中将师德的外延拓展,落到实处。
认为新时期的师德师风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一、倡导奉献精神,是师德建设的重中之重。
长期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身作则、严于利己,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对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良好的师德师风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任和全社会的尊重。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受影响的因素多样化、社会利益主体和价值取向多样化,社会上出现了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的现象。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学校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
金钱拜物,实惠思想,不诚信,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等已经侵蚀学校肌体,侵蚀师生心灵。
眼前在重物质条件攀比,轻人文精神动力方面较为普遍,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目前,教师对物质条件的攀比有明显的倾向。
大力倡导奉献精神,这是由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因为教师工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谋生手段,其工作量与工作时间很难准确估算;
而教师劳动的复杂性、长期性和繁重性又决定了教师从事工作的艰苦性,他们经常不得不突破空间和时间的界限进行工作,花费大量精力和心血,教师的劳动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和因这种劳动所取得的报酬是难以相等的。
因此要引导教师以苦为乐,不计个人得失,自觉地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敬业、奉献为自己的生活守则。
看看大教育家陶行知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陶行知认为最高尚的献身精神就在身上,它神圣、珍贵、强烈、持久,是因为它不与金钱发生因果关系。
牺牲自己,造福于人,这种献身精神岂是金钱能买来的。
若问献身精神哪里来。
答曰:信仰。
陶行知笃信教育兴国。
坚定的信仰决定了强烈的事业心。
他发宏愿:“要集合一百万同志,要提倡一百万所学校,去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使个个乡村都得到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国的伟大的新生命。
”他还说:“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在师之自重。
教师要自敬自重,就是将对教育事业的坚定信仰化为自己双肩上的职责。
”陶行知将钱用于大众,一生两袖清风,心地坦荡。
从陶行知的言行中是否让人悟到并重视人的崇高精神的作用。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物,不能拿商品经济等价交换规律去衡量的劳动。
在农村学校经常遇到学生交不起学费,老师垫学费,为了不让学生失学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拿出一些帮助学生的现象。
这是什么。
这就是奉献精神。
从这些平凡朴实的教师手里塑造出了多少共和国的精英栋梁,这些平凡的人是“托着太阳升起”的巨人。
如何培养广大教师的奉献精神。
学校可以采取“一学二导三激励”的方法。
所谓学,就是通过政治学习、时事形势报告等途径,让教师深刻领会教育在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使教师明白自己的时代责任和自身素质提高的紧迫性。
所谓导就是引导教师学习教育整体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增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危机感。
所谓激励,就是激励教师树立“国家至上”、“教育至上”、“学校至上”、“学生至上”的观点,增强教师奉献教育事业的自觉性。

7. 如何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心灵
塑造工程,需要良好的舆论引导和环境熏陶,这是形成良好师德的外
因,
但归根结底还要靠内因,
即教师的自我教育,
自我约束的自觉性。
作为一名教师要塑造高尚的师德,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勤于学习。
“智是进德之基”,加强学习是教师职责的要求,
也是纯洁道德、追求崇高的需要,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
形成,只有在科学理论的学习中不断升华,在学习与实践的结合中逐
步练就。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
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
学中同党中央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树立优良的学风,刻苦钻
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从而使自己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2
、乐于奉献。
人民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的光荣任务,应充分认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担负责任的重大。热爱
教育事业,以从教为荣,以施教为乐,不计名利,甘于奉献。做到工
作尽职尽责,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
批改作业,
不敷衍塞责,
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尊重家长,
主动与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不
训斥指责家长。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
私利,努力使自己的工作让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人民放心。
3
、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师德建设的核心,也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和前提。
热爱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师德品质的表现,
又是一种教育手段。
教师对学生高尚纯洁的爱,是师生心灵之间的通道,是开启学生心智
的钥匙,是用以点亮学生心灵的火炬。所以我们必须做到从多方面关
心每一个学生,不是只从学习上,而是从思想、学习、生活等多方面
关心。重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强调对每一个
学生负责,并且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重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严
格要求学生,严就是爱,做到严而有度,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总之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地发展。
4
、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既是师德建设的实质和教师职业道德最基
本的内容和显著特征,也是所有教师应当共同遵守的一条重要的道德
规范。教师是学生行为规范的楷模,教师的思想、品德、情操乃至一
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教师必须
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形象给学生树立榜样。
其一、教师要在政治思想品德修养上以身作则。
要以自己正直、诚
实、谦虚、谨慎、遵纪守法、热爱劳动等美好品德来影响学生,要以
德培德,以智启智、以情激情。
其二、教师要在治学上以身作则。
凡是知识广博、教学认真、教风
活泼生动的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就高;相反,基础差、知识贫乏、
不肯学习、
教学呆板、
上课马虎的教师无论如何也得不到学生的尊重。
所以教师必须做到教学作风严谨,工作一丝不苟,这样学生才能形成
一种严谨踏实的学风。学生的学风实质就是教师教风的一面镜子。
其三、教师要在文明习惯上以身作则。
我们常常能在学生身上看到
教师的影子,教师的语言行动,生活习惯,甚至字体学生都模仿。所
以教师要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
貌,严以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也就是说教师既要做
到心灵美,也要注意仪表美、语言美,把内在的美与外在的美很好地
统一起来,使自己的一言一行像春风化雨一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总之,教师要以自己良好的政治素质,高尚的品德情操,渊博的知
识才学和完善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
人。

如何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

8. 如何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依赖于一支理想信念坚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高的教师队伍。《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指出,新世纪以来,高校教师队伍保持稳定增长,目前教职工总数达233.6万人,专任教师总数达153.5万人,教师队伍数量成为世界第一。专任教师中,40岁以下青年教师超过55%。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师队伍的生力军,是教育发展的根本。为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政府、高校等应多措并举,把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在新形势下要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高校青年教师主体积极健康向上,拥护党的领导,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但也应看到,少数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道德淡化。
  要进一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青年教师在实践中知国情、明社情,增强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以理想信念引领学生,以道德情操感化学生,以扎实学识服务学生,以仁爱之心关怀学生。
  不断提升青年教师教书育人水平。总体上,青年教师研究生学历多、高级职称少,知识储备多、实践经历少。他们爱岗敬业热情高,容易走近学生,但教书育人能力欠火候,不少海归回国或学校刚毕业的青年教师没经过专业系统培训就直接上讲台,使教书育人效果南辕北辙。
  建议设立专项资金,对教学工作不满5年的专任教师开展职业能力培训,重点加强科研能力培养,加强教学方法和技能训练,帮助他们尽早通过“教学关”。重视教育理念和方法更新,从“十年如一日的照本宣科”转变为“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改变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既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将实践反馈于理论、反哺于教学,又要把一线技术和管理人员“引进来”,承担教学工作、担任实习导师,增强教书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重视本土青年教师长期和中短期海外培训,把拓宽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相结合,为教育现代化、国际化提供丰富的人才梯队。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给青年教师“减负”、“加压”。青年教师正处于事业发展期和生活重压期,目前,对青年教师的评价和年终考核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重理论、轻实践,重鞭策、轻保障。
  “减负”就是通过评价的指挥棒,改变仅仅按经费数额、成果数量、项目多寡、期刊级别的简单量化评价方式,让青年教师能沉下心作研究、专心教学。要做好人才公寓、教师宿舍等配套工程建设,减轻青年教师潜心科研教学的后顾之忧。“加压”就是通过合理的考核模式和薪酬体系,促进广大青年教师加强学习、加强实践,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
  当前,在青年教师选聘和培养上过多倾向海外引进人才,一些高校职称评定把“海归”作为加分项,这不仅挤压了本土青年教师的发展空间,也反映出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不自信。建议避免用“海归”或“本土”等标签简单评价定义青年教师水平能力,制定同台竞技的政策,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增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道路自信。
  发挥人才计划对青年教师的引导激励作用。一方面,一个时期以来,政府主导的人才计划对吸引和培育高校少数拔尖青年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各部门人才计划繁多、重复、混乱。一些青年教师花大量时间申请各种人才计划,难以专注科技创新和教育教学;有的申请不成功,甚至挫伤其创新能力发展。究其原因,是青年人成长的道路被“格式化”,获得各种人才计划成为待遇、地位的象征,成为“孔雀东南飞”的资本,成为了一辈子背着的光环,长期看,不利于青年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对于绝大部分地方院校的青年教师,目前的人才计划又关注太少,基层青年教师几乎成为国家人才支持政策体系的盲区。
  建议发挥好人才计划引导和激励作用,既要整合各部门人才计划,组织、教育、人社、财政、科技、国家基金委等建立统一协调机构,统筹实施各类别、各层级人才计划;又要加大对基层青年教师群体的关注,加强倾斜支持和专项投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促进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