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单车,会不会沦为摩拜和小黄车ofo的下场

2024-04-27

1. 哈罗单车,会不会沦为摩拜和小黄车ofo的下场

哈罗单车,支付宝免押金用车,方便快捷。从设计方面,也优胜于摩拜和ofo,骑行也比较轻便。

对于国人这种心态,真的是无语,免押金骑行还这样破坏,真是让人心疼,看看这把电子锁去掉了,难道说对于最后骑行的人,没一点影响。这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个完好无损,没任何破坏,扫码就能骑行。

哈罗单车,会不会沦为摩拜和小黄车ofo的下场!

哈罗单车,会不会沦为摩拜和小黄车ofo的下场!

在说了,也没必要破坏,第一次骑行,有免费月卡,骑行一个月也免费的。

哈罗单车,会不会沦为摩拜和小黄车ofo的下场!

在说了,支付宝骑行这么方便,就用支付宝就行。

哈罗单车,会不会沦为摩拜和小黄车ofo的下场!

哈罗单车,会不会沦为摩拜和小黄车ofo的下场

2. 为什么同样做共享单车的摩拜运营良好,第一个吃螃蟹的ofo却濒临倒闭?

我觉得小黄车之所以没有发展起来,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小黄车作为第一批共享单车,它先发行出来,肯定会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有很多第一批出来的东西,其实都是试水。


只有先发行出来的东西经过了市场的试验之后,才能够知道这个东西到底哪里有不足,之后出现的东西才会更好。
第二个原因就是小黄车他本身的配置比较的低,相比于哈罗单车来说,小黄车并没有可以放东西的载物架子,而且也没有哈罗单车骑起来省力,再加上小黄车它的颜色也没有哈罗单车看起来好看,所以如果两辆车放在一起的话,正常人一般都是会选择骑哈罗车的。


第三个原因就是因为小黄车的管理并不够严谨,之前在大街上能够随处可见,小黄车被乱扔在街上,有的小黄车甚至车轮都被弄歪了,而有的小黄车,他的车坐子是破的,有的小黄车也没有了铃铛。
还有一些人更过分,会直接把小黄车据为己有,直接拉到了自己居住的地方,经过了一些简单的改造之后变成了自己的车子。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小黄车的押金比较的低,如果它的押金高一点的话,人们说不定还会比较的珍惜,但是它的押金只有哈罗单车的一半儿,那么人们就会觉得就算破坏了也不会有损失很多钱,就不会想要珍惜小黄车。
所以我觉得小黄车有了这一些不太好的因素之后就很难运营下去,虽然这一次小黄车卷土重来,但是我觉得它并没有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3. 摩拜一年亏损超40亿,小黄车现状更惨,为何哈罗单车依旧坚挺?

在大街上,你们还能看到哪几种共享单车呢,又有多少人还在骑着共享单车呢?虽然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但我们不应该逃避。共享单车从出现到现在,是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不过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困扰,以至于到现在,不是在被丢弃的路上,就是根本找不到它的身影,似乎我们又回到了那个最先的环境,没有了共享单车,靠自己的双脚才是最踏实的。
  
 目前各大城市的街头,主要有摩拜、小黄、哈罗,当然除了这些以外,肯定是还有其它的共享单车,比如滴滴的青桔已经在南京投放了。可从它们的现状来看,摩拜一年亏损超40亿,小黄车更惨。
  
    
  
 退押金的问题一直是用户关注的热点,为什么之前都看好的共享单车经济,现在却被投资者所抛弃呢?原因主要是那个时候的几国大战,想想当初疯狂的共享单车公司,为了获取更多的用户。
  
 是不惜代价进行价格战,以至于钱烧到最后没有了,才出现了所谓的危机。另外一方面是在运营的管理与战略上有重大的失误,最直接的是导致运营成本的增加,没有及时的融到资,就只能苦苦的在那里挣扎了。
  
 哈罗为什么比它们的状况要好很多呢?一个是没有经历过所谓的烧钱大战,在很大程度上它的钱是花在刀刃上,二是以二三线城市为突破口,避免了正面与摩拜、小黄的对立。
  
    
  
 这个当然也是摩拜、小黄的软肋所在。在迅速的扩张时,哈罗并不把自己当作一个共享单车公司,而是暗中布局出行领域。从改名到招募司机,再到全国上线顺风车服务,这或许是一个成功的转型。
  
 因此有人就认为,哈罗是比所有的共享单车要好很多。如果是这么简单的认为,那极有可能只是表象。目前哈罗在共享单车上的盈利几乎是没有的,这似乎是一个行业的魔咒。
  
 为了可以继续的支撑下去,唯一的办法只能是转型或者布局其它领域,而网约车正好是它的一个切入点,加上自己在共享单车有着良好的口碑,入局网约车是成了定局,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进一步的融资。
  
 用其中部分的资金来维持共享单车的运营,不过这也是不是长期的办法。哈罗顺风车在现阶段发展的并不顺利,因此它的局面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
  
 从一开始,可能就有人怀疑共享单车不是一个有明确盈利的项目。到现在来看,或许又不是这样,只能说它的盈利不是单个的,需要其它领域相配合,才会有盈利的机会出现。
  
 展望未来几年的5G,它更是这样的情况,那这也是要求我们进行转型或者跨领域发展,强强联合才是最终的出路。
  
 主要有四点原因:
  
 1、时代背景。话说创业运气很重要。摩拜和ofo所处是野蛮、暴力、和资本疯狂血腥的时代。哈罗、青桔,尤其是青桔,出生的环境远没有糟糕,所以从一开始,哈罗和青桔等没有疯狂的扩张,而是稳扎稳打,这为长久经营打下了基础;
  
 2、车辆投放数量及产品品质。哈罗和青桔从一出生起,在提高骑行品质,车辆质量,尤其是在控制车辆数量上做了很多工作,不像摩拜和ofo高举高打拼了命的造车,形成巨大的资源闲置浪费,到最后自己被折腾,尤其是ofo,品质控制的很不好,原以为可以骑3年的车,不到一年就掉链子了。
  
 3、押金、经营价格及民众付费意识。在那疯狂的时代,摩拜、ofo等靠的就是押金形成的巨大资金池。而显得本末倒置的是,5元1个月,3元3个月,5元3个月的普遍骑行价格却一个比一个低。骑行价格的恶性竞争,导致民众的付费意识淡薄。一旦优惠活动结束,骑行人员数量骤降。而现阶段,哈罗和青桔的无押金策略,单次1元,每月30元左右的包月价格,使得民众心态回归。
  
 4、背后财团背景
  
 短期套现和长期战略投资对一个产品的影响是很大的。ofo的投资人朱啸虎是纯粹的财务投资人,有利益就跑,有风险就躲,从赚钱角度这是合格的,从企业长线成长角度,是很可怕的。反观哈罗和青桔,阿里系以及滴滴的出行最后一公里战略补充,是财团下定决心要做好的,因为市场有刚需,就得好好认真做产品。
  
 话说充当了炮灰的摩拜和ofo等单车,培养了民众的单车付费习惯,也算是尽了自己的一份 历史 责任。但是这样的代价实在是大啊。
  
 从共享单车时代,诞生了一批年轻的创业者,他们是那样的蓬勃生机,那样的有活力。得益于近代风险投资的兴起,很快的,共享单车像雨后春笋一样,遍地都是共享单车,都有冲向未来的势头。共享单车,顾名思义就是模仿成功的租车模式,只是单车扫码就能骑走,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很快就占据了市场。为了抢先拿下市场份额,黄黄和蓝蓝都拿到了巨资融资,都推出了免费出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家开始想收回资金和盈利,却发现人们习惯了免费,市场对于收费的到来,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馈,到此就再次让后来的共享单车的创始人们看到了商机,纷纷搞融资,纷纷投入免费的小品牌共享单车,一时间市场出现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共享单车品牌。

摩拜一年亏损超40亿,小黄车现状更惨,为何哈罗单车依旧坚挺?

4. 共享单车倒闭潮下,摩拜和ofo前景如何?

进去2017年来以来,多家共享单车企业相继倒闭,先是悟空单车,接着是小鸣单车,再接着是町町,然后是酷骑、小蓝。再接下来还会有大量的共享单车企业退款难或轰然倒闭。
而最终是摩拜与ofo的合并,全面蚕食所有市场份额。
共享单车的本质并非共享经济,而是租赁自行车。既然是租赁自行车,就必须要依靠租赁费获利。而行业里看到的却是押金带来的类金融模式,以及所谓的大数据营销、广告等,而忽视了本质的盈利模式“租赁费”。
共享单车的投资人也不可能不知道免费骑车,依靠广告收入难以弥补1378.5885亿元的单车成本。
毋庸置疑,共享单车市场将继续大洗牌。据媒体报道,酷骑、小蓝都挪用了用户押金用于造车和运营。由于后续融资遇阻,导致企业实在没有钱继续投放车辆和运营市场。企业无造血能力,又没有融资进来,所以倒闭是必然的。
除了ofo和摩拜之外的其他共享单车企业都将面临与酷骑、小蓝一样的命运。永安行在上市未果后,将旗下的共享单车业务全面剥离。因为他们创造的利润主要来自于向各地政府机构提供有桩公共自行车系统,共享单车是完全亏损的。剥离共享单车业务是因为完全看不到这项业务的盈利可能性。
共享单车是重资产模式,这些单车是资产也是负债。在每个城市几乎饱和的情况下,增速已经匮乏。所以那些小型的共享单车企业将全都死掉。
那些还有押金没退的要抓紧退押金了。巨头看重的是它们的移动支付场景。即使AT分别增持摩拜和ofo的股份,但最终必然是合并,发挥整个自行车租赁业的最大优势。
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了,今天年底或者说2018年年初,共享单车必将回归到商业本质:依靠租赁费收入盈利。

5. ofo 和摩拜单车谁会更进一步

ofo和摩拜谁的覆盖面有可能更大?

从最近两家的融资情况看,ofo c轮1.3亿美元,摩拜c轮1亿美元;再看车辆成本,ofo每辆大约300元,摩拜约3000元(一代);如果只是简单的看兜里有多少钱铺多少货,ofo胜了。

从实际使用体验看,北京目前高校附近ofo车辆较多,市区里CBD,三环周边地铁也有成堆的出现(有些看出是运营的结果,排放很整齐);摩拜倒是散开的非常多,较远的5环6环都有车辆可以使用,感觉铺开的比较好。

从ofo公布的运营数据看:

“19个省市22座城市的200多所高校运营,并在北上广深四座城市开始城市运营。已经拥有了超过300万的城市和高校用户,连接单车数量达16万,总订单量达4000多万。16年年底达到100万辆自行车。”

摩拜目前还没有查到他们的运营数据。

最近我在使用车辆的时候如果有ofo和摩拜,我会选择ofo,原因有两个方面:

1、骑行省力,轮圈大,车把舒服点;

2、开锁省事,不存在摩拜的故障车、被预定情况,有时候二维码真的不好扫描;

摩拜前不久也推出了lite版单车,这款单车就是跟ofo较劲的,一样的链条传动,差不多的定价(半小时0.5元/ofo一小时1元),甚至还多了车筐,看来反馈齿轮传动费力的用户不占少数。

摩拜的产品设计更严谨,在防盗、使用跟踪、定位、计费,尤其是可靠性方面下了很多功夫,这也是导致单车成本如此之高的原因,自有版权的智能车锁更是整个核心。

相比摩拜,ofo的车锁和定位都比较简陋,漏洞也有不少,不过从正常的使用流程看,ofo不影响使用体验,甚至体验更好。为了应对不正常使用的用户,ofo的策略应该就是以量取胜。车辆被不计费使用,这个很常见,知道了密码再加一把锁这车就基本归属专用了,估计在高校这样的事情会比较多,社会上大家都是短程使用,很少还有心思去圈住一辆车。还有就是车辆被恶意损坏、丢弃,这个摩拜也存在,ofo的成本还更小。两家也都提供了举报的功能对车辆的使用进行监管,不过摩拜因为有实时的gps和控制,肯定比ofo强。

在自然界里,很多的生物都是靠巨大的繁殖能力存活下来的,它们没什么攻击性的牙齿,也没有更快的腿或者鳍,完全凭着吃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的心态活到现在,ofo的繁殖能力会如何呢?

ofo正在推行城市大共享计划,就是市民可以把自己家里闲置的自行车接入到ofo,然后可以换取免费骑行所有ofo车辆的权益,这个计划如果真能推行起来,对整个城市的自行车使用效率会有比较大的提升,利用社会资源投资社会,非常好的想法。

说一个小话题,摩拜单车的预定功能真心不好,看似方便了用户,实际上倒是伤害了不少用户,当你走到一辆车面前一扫描提示车已被别人占用了,那心情烦躁死了。毕竟用户都走到了车面前他更应该有优先选择权。如果非要增加预约车辆的功能,建议缩短预定时间,不是15分钟,5分钟就可以了,预约不使用的用户要扣信用或者扣钱。

ofo 和摩拜单车谁会更进一步

6. 曾经ofo、摩拜、哈罗三分天下,为何现在变成了两强相争?

曾经ofo、摩拜、哈罗三分天下,现在变成了两强相争,那是ofo经营管理上面有失误,资金链断裂导致经营不下去,用户的押金一直不退,影响了公司的信誉,市场份额逐渐缩小,然而后台也没有强大的投资方支持,所以就成了两军各分天下。


了解的人都知道ofo小黄车在它发展的过程中是极度依赖融资的,当公司的资金链一断,ofo小黄车的运营就显得特别的艰难。这也是造成小黄车今天难堪局面的原因之一。其实ofo的发展就单纯地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虽然有着押金难退的问题,但ofo小黄车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真正地解决了我们"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事情发展到现在的地步,也是必然的结果,再加上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一直不打算被收购,也是没办法的。


ofo是曾经的佼佼者,也是现在的落魄者,相对于摩拜或哈罗而言,ofo缺少的是身后强大的后台。戴威曾尝试以售卖车身广告以及取消免押金政策进行自救,但以失败告终。作为创始人,戴威不愿意承认失败,不愿意将ofo的控制权交于别人,这样反而造成了更大的资源浪费,面临险境,ofo目前现状不容乐观。

但是哈罗单车接受蚂蚁金服数轮投资后,不仅车身颜色上彻底阿里化,而且也毫不掩饰的把支付宝的logo印在车身上。摩拜也是如此,背后都是有强大的投资方扶持。

7. 小黄车入不敷出,摩拜一年亏损超40亿,为什么哈罗单车却能依旧“坚挺”?

小黄车入不敷出,摩拜一年亏损超40亿,为什么哈罗单车却能依旧“坚挺”?
前两年,共享单车市场非常火爆,走在大家上可见黄黄蓝蓝一片自行车,这些自行车全部都是共享单车,不过来自不同的公司。共享单车刚开发出来时,小黄车ofo做的是最好的,不仅推展范围广,部分学校解锁小黄车不需要任何费用。



本以为小黄车会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哪知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有负面新闻曝光,再加上小黄车最初推广时骑行免费或者低价收费,导致入不敷出,最后小黄车连押金都吐不出来。如今小黄车不仅口碑差,还要面对来自各个领域批评的声音。相比小黄车的惨状,摩拜单车要好的多,只是公司一直都是亏损状态,一年公司亏损额超过40亿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摩拜单车决定把骑行单价上涨,之前的定价是0.5元30分钟,如今却翻了四倍1元15分钟,这个价格上的调整能极其有效的环节摩拜单车的经济压力,但是也损失了一大批顾客。



相比这两大公司,在共享单车界地位较高的哈罗单车发展远不是这样。当初这三大公司为了竞争客户源,把单车骑行价格调整到最低,只是为了吸引顾客,哪知这个过程太耗钱,前两家公司都没有经济能力承担,最后导致公司几近倒闭的现状。而哈罗单车好在2018年底,阿里巴巴投资40亿元,同时这家公司也跟着把单价调整了。虽然调整单价让哈罗单车损失了一批顾客,但他们也有足够时间去发展其他领域,通过其他领域来填补之前造成的损失。



在哈罗单车之后,该公司还发明了共享电动车、汽车、电动自行车等等一系列共享工具,这些工具在市场上得到有效的推广。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在其他共享领域哈罗公司的发展是比较成熟的,这就使得哈罗公司在其他领域能够获取更多的利益,这样公司收入支出达到一定平衡比,哈罗单车自然能够继续发展。


共享经济原理非常简单,看上去似乎人人都能做,实际上这其中消耗的费用非常大,特别是发展最初的时候,单车需要不停制造,可在顾客这边只能得到部分收入,这就导致很多共享单车公司做不下去,因为很多人想要发展这一领域时,都轻视了它,结果是被共享经济吞的血本无归。

小黄车入不敷出,摩拜一年亏损超40亿,为什么哈罗单车却能依旧“坚挺”?

8. 哈罗单车有没有可能与ofo合并?

虽然共享单车的清场已接近尾声,但是三足鼎立的局面似乎正在开启。
2017年12月27日上午,哈罗单车宣布完成10亿元人民币的D2轮融资,本轮由复星领投、GGV(美国纪源资本)等跟投,光源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继2017年12月4日,哈罗单车完成由蚂蚁金服等D1轮3.5亿美元投资后,本月的第二轮融资。
如今共享单车多数玩家已经先后退出竞争的舞台,用行业人士的一句话说,目前除了摩拜跟ofo已经不存在第一、第二梯队的概念了。为何哈罗单车还能在惨烈的市场厮杀中脱颖而出、争得行业一极的地位,并在这个冬季获得用户和资本的双重青睐?
OFO与摩拜是否合并的消息,越发诡异和扑朔迷离。
一方面,双方的部分投资人接连表态称“消耗战没有意义,合并才是双方最好的出路”;另一方面,双方的创始团队却至今没有任何支持合并的意向。摩拜联合创始人兼CEO王晓峰在12月6日明确表态“合并并无可能”。OFO创始人戴威则公开喊话,希望投资人能理解创业者的理想。
共享单车仍是生态系统的大入口
复星高级副总裁兼复星新技术与新经济产业集团总裁潘东辉表示,复星视哈罗单车为整个生态系统中的超级物种和重要家庭客户入口,预期哈罗将与复星生态中其他成员在大数据、金融、旅游、地产等多个领域能产生较大的价值协同。
同样投资了摩拜的CEO王兴也曾表示,新美大希望构建在生活服务领域的生态闭环,分析认为,摩拜可能成为新美大生态的重要流量来源。从美团切入打车、线下新零售等动作看,其再次入股摩拜新一轮融资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也就是说在目前共享单车未来市场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其仍旧在整个出行、物联网等生态领域有着无限的潜力。
而围绕生活服务这个巨大的市场,阿里同样也是进行了多方的布局,包括饿了么,口碑、飞猪、滴滴、ofo、淘票票、盒马鲜生等多个垂直生态。在哈罗单车的D1轮融资中蚂蚁金服再次加码。
据悉,12月4日,哈罗单车宣布完成由蚂蚁金服等投资的3.5亿美元D1轮融资的同日,上市公司永安行(603776)发布公告称,上海云鑫是蚂蚁金服的全资控股公司,目前,上海云鑫持有永安行5%以上的股份,系上市公司的关联法人。公告中称,若本次增资完成且上市公司放弃增资权,上市公司永安行持有低碳科技的股权比例将下降至11.9267%。届时,上海云鑫将以26,869,682元持有低碳科技32.0467%的股权。
这意味着,蚂蚁金服旗下的上海云鑫将成为低碳科技的第一大股东,同时成为永安行单车和哈罗单车两大共享单车品牌的实际持有者。
为何选择哈罗单车成为第三极?
据说阿里之前一直在看一些二线的共享单车品牌,摩拜、ofo之外的品牌阿里都有接触。那么,为何最终被选中的是哈罗单车和永安行?对此,哈罗单车联合创始人李开逐接受了全天候科技独家访谈,他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哈罗单车早期的差异化定位,由于哈罗单车起步比较晚,在一线城市正面竞争会很快消磨掉我们有限的资源,所以哈罗单车在创立之初就定位在二、三线城市发展。事实也验证了我们的判断,在这之后哈罗单车在二、三线城市形成了自己的领先优势。” "
哈罗单车的D1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光源资本CEO郑烜乐也表示,共享单车领域格局远未确定,投资共享单车行业仍然有机会,看好哈罗成为覆盖最多人群和地域的智能共享出行巨头。
哈罗单车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22日,哈罗单车已经进入150多个城市,注册用户达8,800万,日订单超1,000万,同时还进入了140多个景区。
此外哈罗单车联合创始人李开逐曾对全天候科技表示,哈罗单车单车目前取得的成绩跟团队一直致力于精细化运营有着极大的关系。他表示,“目前推动行业破局最主要的就是“电子围栏”技术和支撑共享单车精细化运营的智能大数据平台。在该领域哈罗单车在今年3月份便在厦门试点电子围栏技术了,这在当时尚属共享单车行业首家。”
从今年6月份至今,哈罗单车就在进行一系列动作,下一盘立体化出行的大棋局:依托共享单车及海量的骑行大数据,确立“3510”(3公里、5公里、10公里)的立体化共享出行战略,构建“4+2”(两轮+四轮)业务模式,发展智能化、立体化的出行大生态平台。这也让哈罗单车成为共享单车行业首个布局多元化立体出行工具的单车企业。
目前,哈罗团队所明确的“3510”的立体化共享出行战略已经开始在不少城市落地,将分别代表3公里、5公里、10公里及以上的共享出行工具融入细分化的出行场景中,包括城市全方位立体交通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更多元化的出行方式选择和全方位智慧出行体验,解决城市用户短、中、长途出行需求。
附:哈罗单车融资进度——2016.11:宣布完成A轮融资,GGV领投,磐谷创投、Joy Capita愉悦资本、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跟投。2017.1:宣布完成A+轮融资,GGV领投,磐谷创投跟投。2017.4 : 完成B轮融资,成为资本领投,老股东跟投。2017.6:完成B+轮融资,威马汽车战略投资。2017.10 : 哈罗单车与永安低碳科技合并,完成C轮融资,引进蚂蚁金服、深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2017.12.4: 哈罗单车宣布完成3.5亿美元的D1轮融资,投资方为蚂蚁金服、威马汽车、成为资本、富士达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和产业资本。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