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老病死”?

2024-05-14

1. 如何面对“老病死”?

“生老病死”四个字中,生,人人喜欢!生机勃勃、生机盎然、生生不息、生意兴隆……而”老病死”,人人忌讳,往往避而不谈,可“生老病死”不都是人生常态吗?
                                          
 周末去看望父母,父亲年迈,身体欠佳,因常年高血压、糖尿病的影响,父亲总感觉神疲力乏,相应情绪状态也是欠佳,总是担心会发生最坏的情况,忧心忡忡都写在了脸上。倾听他的忧虑,宽慰之余,我为父亲预约了下周的专家号。但想到自己也是人到中年,每年体检报告也都会看到提示及建议内容逐年增加,不禁也有几分唏嘘。
  
  
 老,从年轻到衰老,由盛而衰,老态龙钟,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病,100%的健康可能是年轻人的专利吧,随着生命的进程,疾病总是会相伴而生,不可避免地出现。死,这是生命列车的终点站,每一个人都必须到站下车。但正因为有“老病死”的存在,我们才能感受到“生”的可贵,我们才会珍惜健康生命的宝贵时光,我们才执着于如何让人生创造最大价值,我们才想着如何赋予时光以生命,从而让自己的创造延续自己的“生命”……
  
  
 既然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常态,我们只能选择坦然面对,认真生活而非只是活着,热爱生命而非作贱自己的生命。容颜可以变老,但内心可以保持年轻。身心若遇疾病,总是选择积极面对。走到人生终点,依然保有做人的尊严。
  
  
 面对“老病死”,让理性之光照亮所有的角落,让意志之火助你涅磐重生。不经历生老病死,谈何人生的圆满?若必须要经历生老病死,那就如暴风雨中的海燕,勇敢地面对吧!

如何面对“老病死”?

2. 如何面对死亡,亲人的衰老和死亡。

死亡,亲人的衰老和死亡 所带给我们的恐惧不是最伤痛的
最伤痛是无尽的回忆。我们以前的回忆,对美好的回忆。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自然现象,我们是有感情的。但这种感情并不能帮助我们避免这些伤痛。
所以,每当不自觉的想起时,最好能有一个温柔体贴你的人来柔声安慰你,和你聊天,来避免你有时间去过多的回忆,时间是伤痛的最好良药,鼓气勇气,多想想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慢慢的让自己坚强
不要让你的亲人对你失望

3. 人如何面对疾病和死亡?

克服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自我调整等,药物治疗主要是服用苯二氮卓类的镇静、抗焦虑、催眠的药物,常用的有劳拉西泮、氯硝西泮、舒乐安定等,这些药物对于缓解恐惧、焦虑,尤其是对疾病、死亡的恐惧、焦虑有非常好的效果,起效也比较快。另外一些药物比如抗焦虑、抑郁药物,常用的有舍曲林、文拉法辛等,这些药物不仅能够缓解恐惧的问题,也能够有效的缓解因为对于疾病和死亡的恐惧,引发的强迫症或者抑郁症的问题。对于心理治疗,主要是认知行为治疗和森田疗法等,患者要正确的认识对疾病、死亡的恐惧,因为很多方面这些恐惧都是歪曲的信念,如果真的面对疾病和死亡,可能就不会像想象当中的那么恐惧、害怕,有的时候确实是预期性的焦虑和恐惧伤害了自己。还要改善自己的认识,比如恐惧疾病和死亡并非是不好的事情,因为恐惧是人类特有的情绪,而且是每个人都有的人类本能,也是对于人类的保护,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并非都是坏事。自我调整的方面跟心理治疗有异曲同工之处,主要是自己从心理上面学会接受恐惧、焦虑,学会带着恐惧的情绪生活、工作、学习,同时一定要适当的增加运动,增加人际交往,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只有以上的方法综合运用,才能够有效的缓解对于疾病和死亡的恐惧问题。

人如何面对疾病和死亡?

4.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衰老和死亡?

文/周小白
  
 前几天女儿的同学梓明来家里玩,两个孩子疯疯闹闹的,我和梓明妈妈坐在沙发上聊天,突然梓明把皮球扔到了客厅的吊灯上,吊灯是五个相连的灯组成,不断地在天花板上空晃动,看得我们大人都心有余悸。
  
 于是,我们开始告诫小朋友,不能把皮球扔到天花板或者吊灯的附近,非常的危险,如果灯体全部掉落下来,或者打碎了灯泡,碎片掉落到小朋友的头顶,后果会很可怕。
  
 孩子们立即停下来了,女儿认真思考着说,妈妈是不是灯掉下来,我们就会死呢?当孩子提到「死」这个字的时候,在场的大人们的表情都有点意味不明,我也立即跟女儿说,小孩子不要说死这个字,不吉利。其实我不确定女儿是否理解吉利这个词,只是觉得童言无忌也要有所忌讳。
  
 梓明妈妈说,梓明在家里也经常说到「死」这个词,她有时候也不知如何应对。我想,对三四岁的孩子而言,死到底意味着什么,她们可能还不清楚。
  
 比如七七在我生病的时候会问我,妈妈你会死吗?我说我不会。但是我也在想,我是必然会死的,只是现在还不会。好像从小我们就被灌输的文化里,一直都非常忌讳说死亡的。
  
 好像, 我们从来没有思考过,未来有一天会面对会死亡这件事情。 
  
 最近看了一本书,是美国作家米奇·阿尔博姆写的《相约星期二》,他的恩师莫里教授罹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两人相约星期二,一同重新审视自己、重读人生必修课的经历。这门课讲授了十四个星期,一同探讨:死亡,恐惧,衰老,欲望,婚姻,家庭,社会,原谅还有有意义的人生。最后一堂则是赞礼。
  
  我们为什么要面对衰老和死亡? 
  
  
 文中,教授莫里对学生说, 有一个重要的哲理需要记住: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因为衰老和病痛总会来,你为此担惊受怕,却又拒绝不了它,那还会有幸福吗? 
  
 当莫里在生命的最后几天,体验死亡的时候,他说:我感觉到我已经能够去了,你能理解吗?如果早知道面对死亡可以这样平静,我们就能应付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了。 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学生问。莫里说:与生活讲和。 
  
 他与学生讨论,如果他还有一个完全健康得一天,他会做什么,他思来想去,最满意的安排是这样的:
  
 从莫里与米奇关于人生一些问题的探讨中,在我脑中总使浮现出一个画面: 一个日益衰老,呼吸困难睿智的老人喃喃地说着,一个带着录音机,拿着笔,不断记录的迷茫的年轻人不断地写着。 随着每个星期二的变化,老人生命力开始衰竭,年轻人思想开始清晰笃定。直至某一天,老人躺在床上,再也无法醒来,他的书,他的笔记,他的小木槿都陪在他的身边。老人平静安宁地走了。
  
 这本书我是利用早上零碎的时间看完的。受益匪浅,它让我开始除了思考赚钱,升迁,贷款,买车,买房,装修……这些东西以外,去反思, 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是更大的玩具吗?是与他人盲目的比赛吗?是更加奢侈的追求吗? 
  
 气喘吁吁地追赶,活得太匆忙却忽略了什么?我是否能坦然面对衰老?什么东西才能真的让我的内心愉悦,感到满足?在婚姻中,我是否认识了彼此?学会了爱与被爱?我的价值观文化是什么?我是否能与生活讲和?是否能与他人讲和?
  
 当真正的去正视不可逆的衰老与死亡,我们开始了对人类文化的告别性反思,开始去反思那些以往不敢谈及的话题,站在死亡的前提下去探索和思考有意义的人生。
  
 就像莫里说的: 当你学会了怎么死,你也就学会了怎么活。 
  
  那我们如何面对衰老和死亡? 
  
 在医院住院那段期间,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终有一天,我是会衰老的,是会有疾病的,当然,也会在某个时间段面对死亡,那么,它们带给了我哪些启示呢?
  
  1-从当下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 
  
 注意自己的饮食,锻炼,睡眠。增加抵抗力,免疫力,我们可能无法避免终有一日的死亡,但是我们可以延缓衰老,规避疾病。生病是增加免疫力的过程,也是善意地提醒和暗示我们,不可透支滥用身体。
  
 将与身体健康相关的饮食,锻炼,睡眠给自己设置一些小弹窗,比如闹钟小提醒“吃饭”,“午休”,“站起来走走”,“眺望远方”,比如办公桌小贴纸“每天三杯水”……
  
  2-思考自己有意义的人生 
  
 就像莫里说的:许多人过着没有意义的生活。即使当他们在忙于一些自以为重要的事情时,他们也显得昏昏庸庸的。这是因为他们在追求一种错误的东西。 你要使生活有意义,你就得献身于爱,献身于你周围的群体,去创造一种能给你目标和意义的价值观。 
  
  
 去思考,后退一步审视自己的人生,工作,生活,爱人,车子,房子,这就是我一生所需要的一切吗?如果不是,那我最终追求的是什么?
  
  3-建立自己的价值观文化 
  
 去建立自己的文化而努力,不要从别人的人生,经历,教训里获取人生的信条,而是通过自己的人生总结属于自己的文化。
  
  4-去认识和了解自己 
  
 我们的自我认知总是有所偏差的,当你开始去对物品进行断舍离时,你会发现关于另一个真实的自己,比如将就,比如贪便宜,比如没有安全感……
  
 或者你做一份PDP性格测试后,你会发现,原来自己的偏执是有原因的,原来你的能量耗损的地方来源,也会明白你的能量类型,了解自己性格本我,他人眼中的自己,你对当下工作环境的满意度等等。
  
 还有定期去做一次全身检查,对自己的身体有个全方位的了解,虽然无法掌控生命,不管是生命本身还是外界变化对身体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对自己的身体,心理,智力各种规律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了解,让自己可以在身体信号发布前,去修正自己长久以来的不良习惯。
  
  5-学会去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对生活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感。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两点,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很多。就像莫里说的:给予对方你应该给予的,把自己奉献给爱,给予会让你感到自己还活着,奉献的同时,你能让悲伤的人重拾笑颜,你就感到自己像以前一样健康。
  
  6-原谅自己,也是原谅他人。 
  
 在生病的时候收到了朋友长长的留言,我明白她是希望得到我的谅解,因为不管在我身上发生多大的好与不好,我都未曾告诉她,她明白,也许我们之间不再有起初那样毫无遮掩的信任了。
  
  
 生病的时候,她来看我,我开始尝试去原谅自己,当我发现去原谅自己的时候,其实我就不再会在这段友谊里患得患失了。因为在生命的无常面前,这些小情绪又算什么呢?
  
  7-开始养成记录生活的好习惯 
  
 我们总会过一天忘一天,其实写字的当下,也很难想起前阵子住院时候的具体心境了,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同样如果不是翻起几年前的照片,我不会记起女儿七七小时候是个假小子。我们需要用文字,照片,画画,音乐,诗歌或者其他任何的方式,来记录我们的生活。这也是我们与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
  
  8-不要把想法拖到明天 
  
 兑现自己对自己的承诺,不要把想法拖到明天,可以立即写在待办清单中,切不可以把“……明天再说吧?”“等我……的时候,我就……”作为口头禅。如果想要去做,现在就列下来,哪怕是环游世界。
  
  9-遗愿清单 
  
 列下自己的遗愿清单,或者梦想清单,不要思考它实现的可能性,尽管写下来就好了,去给自己的人生创造目标和意义。别人都不敢轻易妄断你的人生,你怎可随意放弃你的梦想?
  
  10-学会分享 
  
 将自己的感受,想法,思考用语言,文字,或者其他沟通方式,去与家人,朋友分享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理解,慰藉,认同或者建议。不要困住自己,让我们走进人群。
  
 以上就是我最近关于面对衰老的死亡的一些浅薄的反思,记录下来,希望对你对我有所帮助。
  
 附上一段文中教授莫里与学生米奇的对话。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莫里重复道,“可没人愿意相信。如果我们相信这一事实的话,我们就会作出不同的反应。”
  
 我们就会用戏谑的态度去对待死亡,我说。
  
 “是的,但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法。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作好准备。这样做会更有帮助。你活着的时候就会更珍惜生活。
  
 怎么能够去准备死呢?
  
 “像佛教徒那样。每天,放一只小鸟在你的肩膀上问:是今天吗?我准备好了吗?能生而无悔,死而无憾了?“……
  
 ”事实是,米奇,“他说。”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可每个人都知道有人在死去,我说。为什么思考死亡这个问题就这么难呢?
  
 "这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梦里。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在体验世界,我们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做着自以为该做的事。“
  
 去面对死亡就能改变这种状况?
  
 “哦,是的。拂去外表的尘埃,你便看到了生活的真谛。当你意识到自己快要死去时,你看问题的眼光也就大不一样了。
  
 他叹了口气。”学会了死,就学会了活。“
  
  END 
  
  
 我是周小白。职场妈妈,
  
 白天是职场精英,晚上带孩子,
  
 早起写字,读书。
  
 热爱摄影,画画,坚持写走心的文字。
  
 读完我的文章有收获,欢迎打赏、关注和点赞!

5. 如何面对死亡和疾病

               ——听《活好》有感(一)
  
                                          
        关于死亡的问题,包括我自己之内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不吉利的话题,不愿意过多地去讨论,而且是年纪越大越忌讳谈到有关于死的话题。
  
  
       樊登老师讲到叶曼先生和日野原重明先生在被问到关于死亡的问题的时候,叶曼先生说,我现在的状态是: 时时可死,步步求生,随时,我都可以死,这是我对死亡的态度,但是我每天都努力地活着。日野原重明先生是说,你问我这个问题,我就已经怕得要命了,说实话我是距离死亡最近的人,因为周围的人都比他年轻得多,但是我依然会努力地活下去。
  
  
       百岁老人,对待死亡如此淡定;给怕苦怕死的我很大的触动。日野原重明先生说,他常常忆起离世的妻子、亲朋。他们离去后的音容笑貌,在他的记忆深处似乎更鲜活了。这让他明白,人死后并不会消失,而是会以更深刻的方式留在生者的生命里。的确如此,我挚爱的奶奶离开我们有半年多,这段时间,我和奶奶常在梦中相遇。我们兄妹和父母亲在一起时,常常念及奶奶,她的一举一动,她的勤劳,善良,热情,以及对我们深深的爱,永远定格在脑海里,而且越来越清晰。若现在问我害怕死?答案只有一个:不怕!死亡只是以另一种方式的存在。
  
        如何面对疾病?原重明先生说,要珍惜疾病带给我们的东西。疾病给予我们另一种与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方式。我们很多人,忙于工作和生活,很少关注自己的身体,疾病带给我们内省的机会,生病就像相扑的两个人,有时会赢,有时会输,它让我们有机会探索未知的自己。听着樊登老师清晰地解读,我心释然了。
  
                                          
       当我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死亡和疾病时,我们如何活出真爱的自己呢?日野原重明生给了三个建议:
  
  
       第一,不在乎身外之物。如果把名利地位、他人的赞美等外在之物看得太重,我们将无法向内审视自己,无法看到真实的自己。
  
       第二,不被他人的评价左右。我们应该运用自己的能力,积极利用环境条件,专注于应该做的事。做到这些,需要我们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
  
       第三,顺其自然,不要勉强。一方面,我们要为理想不懈奋斗。另一方面,当理想无法实现时,也要学会坦然接纳。这也就是所谓的“尽人事,听天命”。
  
      是呀,日野原重明先生的话句句情真意切,令人感动,让我对死亡和疾病不再恐惧,更有信心活出真实的自己。

如何面对死亡和疾病

6. 如何面对疾病与死亡?

熊太行
  
  凡人皆有一死,凡人皆需侍奉(Valar Morghulis,valar dohaeris.)——《权力的游戏》 
  
  
 
  
 这就是我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人都会死,在亲人死亡之前,我们要努力帮他减少痛苦、接纳死亡。这同时也是在缓解我们的悲伤。
  
 5年多之前,我托了朋友,带着我爸爸的片子给一位肿瘤内科专家看。大多数手术后的肿瘤患者都面临着“上帝掷骰子”的局面,5年之内不复发,人就可能存活得更久,如果肿瘤复发,那情况就会变得很糟糕。
  
 那个医生说:“不好办,年内吧,人应该就没了。”
  
 我当时很震惊,带我去请教医生的朋友带我去了办公室,送给我一本他们医院出版的书——如果一个人陷入绝境,医院有宣教机构,不会给病人开药,而是会给他们的家属一本书。
  
 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肿瘤患者案例,和那种鸡汤文不一样——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死亡,肿瘤赢了大多数人,但是所有的人,他们面对困境和认识死亡的过程被记录了下来。这本书对很多肿瘤患者的家属有效果—— 不是让他们振奋,而是让他们接受现实。
  
 我用20分钟接受了现实,我去学心理咨询师课程,就是为了关键时刻能够照顾许多人,得做一些决策:
  
  1.改善病人的生活条件 
  
 比如这个生存期限,我没有告诉我妈。但是我和她达成了共识,把我爸从专业肿瘤医院转到了一个综合类非肿瘤医院的肿瘤科,这是一个新建科室,实力没有肿瘤医院那么强,但是设备和病房条件都要好得多,病人少,护士也能更好地照料病人。照料病人的家属也能更舒适一些。
  
  2.陪伴病人 
  
 每周五晚上我坐火车回到家乡,在病房里陪我爸,周日晚上再回到北京,我妈认为没有必要每周回来,但是我心里明白,必须得每周回来,因为这种日子不多了。
  
  3.仍然尝试一些新疗法 
  
 虽然用处不太大,在接下来的治疗中,我回避了一些最痛苦、胜算不高的疗法。
  
 
  
  
  在一个人走向死亡的时候,照料者的决策应该考虑的就是这两件事: 
  
  病重者的生存质量 
  
  照料者的疲惫程度 
  
 奇迹发生确实是有可能的,但这一定是重大的医疗突破带来的,比如青霉素的出现,就曾经拯救了濒临死亡的人。
  
 病重者及其家属,是各种医疗诈骗盯上的目标,一定要避免各种乡间老中医和巫婆神汉的坑,此外,也不要随便被周围说风凉话的人所绑架,让病人受各种不靠谱疗法的折磨。
  
 
  
  
  |人应该在哪里离世? 
  
 关于病人应该在何地离世,心理学家、医生和病人家属都有着不同的看法。
  
 1.医院
  
 这是现在比较主流的一种方式。
  
 好处:医生和护士随时都在身边,便于宣告死亡和转送死者。
  
 坏处:许多医院的床位都非常紧张,医护人员的人手也很紧缺,有些医院不允许家属陪护,所以病人离世的时候甚至可能家人不在身边。
  
 2.家中
  
 这是重病者喜欢的一种离世方式。
  
 好处:家里比较舒服,可以和亲人、和自己积累的财富、房产在一起。
  
 坏处:
  
 A.家人可能要雇请医生护士上门治疗(这也很贵);
  
 B.照料的家人可能处于完全无法休息的状态(一根弦儿紧绷着,医院大家是可以互相倒班儿的),还有一些人会害怕亲人的死亡,濒临崩溃;
  
 C.一些地区,病人在家中死亡可能造成房产的贬值(在有的地方不是非正常死亡就不会有问题);
  
 D.死亡在家中的病人在殡葬方面会有麻烦,在医院死亡的死者能直接拿到医院的医学死亡证明书,而在家中离世的人则要跑到居委会和社区卫生所去办理手续,这些地方没有人24小时值班,没有死亡证明,殡仪馆不会接纳死者的。
  
 在乡村这就不是问题,许多地方都有人做出租保存尸体设备的生意,在有些地区,现在还可以土葬。
  
 3.临终关怀
  
 一种特殊形式的医院,近几年出现和兴起的。一般来说是一些小医院改造而成,他们没有大规模抢救的能力,只监控心率血压、吸氧,他们不准备让病人变得更好,而是希望他们最后的日子(可能长达半年)过得舒服一点。它们比大医院人性化一些,又避免了家中照看的疲惫。
  
 有的临终关怀医院可以走医保。
  
 但是把父母送进这样的医院仍然需要比较强悍的心理,同时还有一点也很关键,就是病重者自己要接受这一点。
  
 我的判断是,70后80后自己到老的时候,会逐渐接受入住这样的机构。
  
 
  
  
  |最后关头的治疗方案 
  
 到了最后时光,医生一般都会早早跟家属沟通,说清楚病人进入临终阶段,让家属早做准备。其中一个决策就是,最后关头要不要抢救。
  
 在美国,有一个建议叫做DNR(Do Not Resuscitate),也就是“不再唤醒” 策略。如果病人或者家属和医生达成一致,就不会有大规模的抢救。
  
 这种策略取决于:
  
  病人救过来也无法活得更久 
  
  抢救过程非常痛苦 
  
  医疗费用问题 
  
  
   
  
  1.和医生的沟通 
  
 要真诚地请教对方的建议。
  
 如果你总把医生当做一个坑你钱的骗子,或者是想要逃避责任的鸡贼,或者是办事不力的笨蛋,你是没办法和他平心静气交流的。不要上来就问责医生,尤其如果你不是一个长时间的照顾者,仅仅是刚刚赶回来的亲人。
  
 让家人早做准备是医生的好意,应该真诚地请教“更少痛苦”的做法,对方一般都会给你最好的建议。
  
  2.和其他家人保持一致 
  
 即使医生给了你最佳建议,也不要就立刻开始,而是要快速开一个家庭会议。
  
 如果你是病重者最亲近的人(配偶、子女、父母),你可能要和一些虽然关系略远,但可以问责的人沟通,取得谅解,比如我爸爸病重时候,医生建议不要上呼吸机或者进ICU抢救,这个建议我和我妈都同意,也要跟姑姑、伯伯来沟通,不然一定会出误解。
  
  3.病重者自己的意愿 
  
 如果病重者本人神志清楚、本身又是一个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人,这些事情可以跟他讨论。
  
 在美国病重的人可以签署“生存意向书”,授权给某个亲属或者朋友,决定医疗决策,说句大俗话,就是授权给某个人拔管子。在中国,医生一般会让配偶和子女取得一致,如果一个病重者已经到了中老年,大家一般不会问他的父母的意愿,相反,所有的决策都瞒着老人都是可以理解的。
  
  4.回光返照 
  
 不是每个人都有所谓的“回光返照”,要立遗嘱最好趁着清醒早立,遗嘱能够省下许多房产、债券更名之类的公证费用。
  
 如果昏迷的人突然清醒,要赶紧把他最想见的人叫来,别的事都可以先放下。
  
 后事要趁早问,有些人有隐藏的财产或者大家不清楚的债券、股票,如果等到陷入昏迷,这钱可能就拿不回来了。
  
  5.安乐死或者辅助自杀 
  
 中国不支持安乐死。不过事实上对极其痛苦的濒死者,医生或者护士都有一些办法让他们走得舒服一点。在美国有20%的护士事实上加速过一次死亡。
  
 1990年代早期,美国有个凯沃尔吉安医生发明了一种促使心脏麻痹的自杀机器,帮助痛苦的病人自杀,后来他被指控二级谋杀罪,判了8年刑。
  
 不要动这种念头, 癌症晚期疼痛加剧的时候,家属可以请医生多给一些镇痛泵,不要考虑止疼药对人身体好不好了。
  
 因为已经不能再坏了。
  
 
  
  
  |陪伴:病重者的心理建设 
  
 我们说确定无法改善之后要尽可能想办法转入生活条件好一些的医院,尤其是允许家人陪伴的医院。
  
 陪伴,这非常重要,尤其对那些临终阶段长达6个月之久的某些疾病的患者而言。
  
 我们在这里应该致敬一位伟大的精神病学家,伊丽莎白·屈布勒-罗斯,她长期关注濒死者和看护者,1969年提出了一套死亡五个阶段的理论:
  
  |拒绝 
  
 我不会死。认为自己被误诊,有的人甚至会急性失忆,忘记在医院发生的情况。拒绝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是人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愤怒 
  
 爱动怒,觉得世界不公平,可能会把所有活人都骂一遍,说一些残酷的直来直去的话。
  
  |讨价还价 
  
 “菩萨,让我看见我孙子结婚。”这是很多人的一种方式,觉得可以和某种神秘力量做交易,当然了如果这位老太太真的看见了孙子结婚,她可能会期待着见到曾孙才肯罢休。
  
 这也提醒了我们,千万不要因为长辈的病重就急于仓促结婚,这仅仅是病重者的一种讨价还价而已。
  
 讨价还价确实能延长存活时间,比如菲利普斯和史密斯的研究表明,中国老年妇女在重要节日之前和期间的死亡率会显著降低,节日过后就会显著提升。民间有说法说“男怕生日前,女怕生日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老年妇女会渴望多活过一个生日。
  
  |抑郁 
  
 大多数人都会迎来抑郁阶段,失落感来袭,自己即将失去所爱的人,如果他们已经无法吃饭和大小便,他们会觉得尊严丧尽,如果疾病让他丢掉了工作,他的抑郁还会加重。
  
  |接受 
  
 感情淡漠和寡言少语。这时的濒死者已经不太愿意搭理人了。
  
 屈布勒-罗斯的看法适合一些明白自己注定死亡的人,或者是我们所说的绝症病人,现在的很多重病者,往往是生死难测的——比如做过肝移植手术的病人。同时,有的人会在这几个阶段当中反复,不是单线进展的。
  
 
  
  
 
  
  
  |死亡发生的时候 
  
 不用多想,握着亲人的手吧。
  
  |悲痛和恢复 
  
 一个人的死亡后,最大的受打击者是他的配偶 ,丧偶者不仅会被认为运气不好,还可能被人类看做是残损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提供的压力源量表当中,丧偶的压力占到了100分。
  
 丧偶后的第一年,丧偶者的死亡率是其他人的七倍,男性丧偶者和年轻的女丧偶者死亡率尤其高,再婚能降低风险。
  
 一些人可能会死于意外、谋杀而不是疾病。如果这种死亡会让他的亲人感到自责,那这些亲人最好的解决方案是接受心理咨询。
  
 只有15%~30%的人会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无法恢复,大多数人最终在家庭、朋友、社会机构和宗教的支持下摆脱了痛苦。
  
 5岁以下的孩子无法理解死亡,9岁基本就可以理解了。如果孩子失去了祖父母,可以告诉他们死亡是一种可怕的事,但是我们最终都会接受它。
  
 我记得5岁左右问我妈妈关于死亡的问题的时候,她说:
  
 “人都会死,妈妈也会死,那会是很多年之后,你会有你的爱人和孩子,他们会支持你度过这种难关。”
  
 我认为这个回答非常有智慧。
  
 如果孩子本身面临死亡,他们会很快明白死亡的不可逆,这种“懂事”会让大人觉得特别难过。
  
 对孩子谈论死亡可以在看动画片或者绘本的时候进行,比如《冰雪奇缘》里的帆船翻覆、《狮子王》的木法沙之死和《彩虹色的花》里花朵的凋零和重生,两三句话就已经足够了。
  
 
  
  
 延伸阅读
  
 死亡教育有用吗?
  
 一些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在从事“死亡教育”,这一大类教育分成三种:
  
 危机死亡教育: 比如对灾民和目睹了惨状的学生们进行心理干预,军队里也需要这样的服务。
  
 日常死亡教育,高中或者大学里有的时候心理健康课的老师会提到这点。不过报纸上经常出现的让大学生躺进棺材体验的那种消息,基本都是噱头,真正的死亡教育不是靠吓唬怕黑女孩子实现的。
  
 关于死亡的职业教育,比如殡葬工、医生、护士、救生员、警察和护工,这类职业经常跟死亡打交道,但除了殡葬工和医护在他们的学校里会得到死亡教育,大多数行业获得的心理支持是不够的。
  
 此外,游览那些已经成了景点的陵墓不会带来什么死亡教育,岁月和关系的疏远会冲淡对死亡的恐惧,如果你参观十三陵、清西陵和秦始皇陵,主要感受可能不是:
  
 贵为天子,也要深埋在地下……
  
 而是,我去,皇上真有钱!

7. 老年人是如何看待死亡的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也是自然规律。就像秋叶终会离开梢端一样,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对于死亡,你可以坦然接受,也可以忧心重重。但结果你是无法改变的。今天咱们就老年人如何看待死亡这一问题,来个小讨论。 老年人如何看待死亡 老一辈人都知道那一句俗话:“73、84阎王不叫自己去”。所以,每当有老人接近这两个年龄段的时候就格外的忧虑、担心。“我是否能过了这个坎啊,要是过不去怎么办呀?”但也有心态较好的老年人,他们对待死亡比较喜欢顺其自然。更有甚者说,还是安乐死比较好。 同事老家的刘大妈由于老伴处于最后的时期,而经常熬夜、茶饭不思、情绪不佳,这半个月来,她也跟着憔悴了不少。经常叹息,你走了,我咋办呀。不知道长此以往,老太太是否能经受住,真是令人担忧啊! 而下面这位老大爷就不同了,临终前是癌症晚期。知道自己没救了,拿他的话说就是:“我该吃吃、该喝喝,把以前没享受的都享受一遍,才不枉此生来过一遭。”最后人家竟然领着老伴旅游去了......不由让人感叹,“此人心理真健康啊,心态真好!”。 关于死亡,民间有很多种说法,如:过去了,走了,上西天了。过去的天子死亡叫驾崩了、驭龙归西了等。总之,虽然死亡有很多种叫法,但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了。但愿人人对于死亡都能看得开,想的透。正所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即使繁华一阵风。

老年人是如何看待死亡的

8. 人是如何应对生老病死

人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上,又赤裸裸的回去,不带走任何东西,这就预示了人的一生终究是空的。人生就像白纸啊,自己描绘自己的命运。既然来走了一遭,不如就让自己活得有意义一些,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的生活充实。开开心心的过每一天。人生可以很美丽,也可以很晦暗,就看你怎么去面对了。希望你可以开开心心的过每一天。 人活着为了体验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为了弄明白人为了什么而活着?为了实现自身的理想、追求、目标、欲望以及价值。活得很累,很辛苦因为社会很不公平,活着很无奈伤心难过要哭泣,找到事做,就不无聊因为人生本来就是如此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只要努力就精彩!遇到任何事情要乐观对待保持一颗平常心。只要谨记: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有奇迹人生难免跌倒和等候要勇敢的抬头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给您意见,您看行吗?1.用心另眼看世界吧,这世上不是每个人都很顺利,只是看自己怎么解决,比如你走路的时候被人撞了,别人给你道歉了,有时候你还是会觉得很火,但是你却没想到撞你的人心里其实比你还难受,还是想想那句“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不如天天开心”。2.想到心情不好就心情会不好,那就不用想它,如果还是想,那就让自己忙起来,让自己没有空闲去想它,让自己充实地过好每一分钟,再有早晨醒了以后不要恋床,醒了就起来,忙起来,推开窗,呼吸清晨的新鲜空气,放松全身,让自己想像成一个快乐的小天使……3.选择一个空气清新,四周安静,光线柔和,不受打扰,可活动自如的地方,取一个自我感觉比较舒适的姿势,站、坐或躺下。4.活动一下身体的一些大关节和肌肉,做的时候速度要均匀缓慢,动作不需要有一定的格式,只要感到关节放开,肌肉松弛就行了。5.作深呼吸,慢慢吸气然后慢慢呼出,每当呼出的时候在心中默念“放松”。6.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日常物品上。比如,看着一朵花、一点烛光或任何一件柔和美好的东西,细心观察它的细微之处。点燃一些香料,微微吸它散发的芳香。7.闭上眼睛,着意去想象一些恬静美好的景物,如蓝色的海水、金黄色的沙滩、朵朵白云、高山流水等。8.做一些与当前具体事项无关的自己比较喜爱的活动。比如游泳、洗热水澡、逛街购物、听音乐、看电视等。9.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却不容易。别发愁,这个社会的和你差不多还很多,但是都快乐的生活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只要你努力对待每件事情,对生活认真一点,只要你认真对待每一天,不管你的人生怎么样,我相信都是精彩的。加油吧!最后祝你能快乐的过好每一天!!!  
麻烦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