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如何?

2024-05-13

1.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如何?

中国航天事业持续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进入空间能力大幅提升。2016年,新一代的长征七号、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相继首飞成功,使中国火箭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中国运载火箭成功升级换代,擎起迈向航天强国的中国力量。
从北斗导航系统到“天眼工程”的高分专项,再到实践十三号高通量通信卫星……一系列普惠民生的航天重大工程为大家绘出了一幅由航天高科技支撑的美好生活画卷:不论身在何方,“北斗”帮你导航;足不出户,“风云”帮你知天象;万米高空的飞机里上网、打电话也不再是梦想。

中国航天事业近年成就:
1、2019年7月25日,由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双曲线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民营运载火箭零的突破;


2、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2220秒后,将实践二十号卫星准确送入近地点192千米、远地点6.8万千米的预定轨道,发射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3、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等载荷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任务首战告捷;


4、2020年6月23日,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7月31日,我国向全世界宣告,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


5、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这是我国首次自主的火星探测任务,是中国迈向深空的重要一步。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如何?

2. 航天技术的现状是怎样的?

全球航天产业规模再创新高
近年来,在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驱动下,全球航天产业发展迎来大发展大变革的新阶段,靠国家包揽包办的发展模式已然发生改变,商业航天成为助推航天产业快速发展的新生重要力量。全球著名的航天科技公司SpaceX的液体燃料火箭发射、可重复利用火箭技术达成了航天史上的标志性成就,其推出星链宽带(专网通信)、卫星发射(卫星代工)以及商业载人航天和运载等新商业模式拓宽了航天产业全新应用场景。以SpaceX为代表商业航空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新模式推动着世界航天产业的迅速发展。
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全球航天产业收入规模持续增长,到2021年,全球航天产业收入规模为3864亿美元,同比增长4.1%。

卫星产业占比过七成
从全球航天产业构成情况来看,目前,全球航天产业的发展仍以卫星产业为主。2016年以来,全球卫星产业在航天产业中的占比超过70%,到2021年,全国卫星产业占航天产业的比重为72.3%;非卫星产业占比为27.7%。

非卫星产业规模平稳增长
具体到细分领域来看,目前,全球航天产业中非卫星产业收入主要包括70多个国家的军用和民用航天收入、欧洲航天局公布的数据收入,以及围际空间站的补给任务与其他载人航天项目收入。
据SIA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全球航天领域非卫星产业收入规模保持平稳增长的发展势头,2021年,全球非卫星产业收入规模为1070亿美元,同比增长6.3%。

地面设备制造对卫星产业贡献最高
在卫星产业领域,全球卫星产业主要包括卫星服务业、卫星制造业、发射服务业以及地面设备制造业四大领域。其中卫星服务业以及地面设备制造业占比最高。卫星服务业包括大众通信消费服务、卫星固定通信服务、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和对地观测服务。地面设备制造业包括卫星导航设备(GNSS)、网络设备和大众消费设备。
据SIA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全球航天领域卫星产业收入规模保持震荡上行的发展势头,2021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规模为2794亿美元,同比增长3.3%。

具体到卫星产业结构来看,近年来,随着全球地面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地面设备制造业逐渐取代卫星服务业,成为卫星产业第一大细分领域。2021年,全国地面设备制造业实现收入为1417亿美元,占卫星产业总收入的51%;卫星服务业实现收入为1180亿美元,占卫星产业总收入的42%。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市场前瞻与应用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3. 航天集团是做什么的?

中国航天包括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两个集团。
航天科技集团以行政和党务作为主要业务,火箭,卫星,飞船,导弹是宣传比较多的产品,此外的业务涉及房地产,汽车,隔振器,测试仪器,旅游,外贸,监控等等。
航天科工以党务作为主要业务,导弹是宣传比较多的产品,此外的业务涉及房地产,给排水,互联网,传感器等等。

航天集团是做什么的?

4. 中国航天发展的前景如何?

新世纪以来,希望中国航天事业业有长足发展,科学技术更上一层楼,突飞猛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航天日设立六年来,更是取得了多方面的突出成绩,使中国的航天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若是要问对今年的中国航天发展有哪些期待,不如先看看过去六年的成就,可以更好的了解和明白为什么说今年将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有一个新节点!


一.普及航天知识2022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航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海南大学具体承办。“中国航天日”自2016年设立以来,先后在北京、西安、哈尔滨、长沙、福州、南京六地成功举办主场活动,已成为“弘扬航天精神,传播航天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凝聚航天力量”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二、现实操作天宫二号任务顺利实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时代,2016年,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并对接。和天宫一号相比,天宫二号的外观没有太大变化,但功能进行了系统升级:由验证技术的目标飞行器升级为了能供宇航员长期在太空中工作、进行空间科学实验的空间实验室。航天员,景海鹏和陈东搭乘神舟十一号到达天宫二号后,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太空实验工作。


三、过去五年,中国航天加速创新发展。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介绍,以长征五号为代表的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陆续投入使用,商业运载火箭不断涌现,形成陆地、海上多样化的发射能力,2016年以来,截至2021年12月,共实施207次发射,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96.7%。


四、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是:探索外太空,扩展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和平利用外太空,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造福全人类;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维护国家权益,增强综合国力。中国发展航天事业贯彻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即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5. 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航天事业?

我国发展航天事业的重要意义:
1、载人航天是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系统工程之一,其发展取决于整个科技水平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整个现代科技的发展,对现代科技的各个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从而促进和推动了整个科技的发展。
2、载人航天的发展是当今各国综合国力的直接体现,所有发达国家都把提高综合国力作为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而发展高技术是其核心,载人航天技术是其主要内容之一。
3、在地球资源逐渐枯竭的未来,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载人航天技术显然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众所周知,浩瀚的太空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巨大宝库,而载人航天则是通向这座宝库的桥梁。

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是:
探索外太空,扩展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和平利用外太空,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造福全人类;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维护国家权益,增强综合国力。中国发展航天事业贯彻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即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航天事业?

6. 航天事业的发展如何?

中国航天事业持续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进入空间能力大幅提升。2016年,新一代的长征七号、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相继首飞成功,使中国火箭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中国运载火箭成功升级换代,擎起迈向航天强国的中国力量。
从北斗导航系统到“天眼工程”的高分专项,再到实践十三号高通量通信卫星……一系列普惠民生的航天重大工程为大家绘出了一幅由航天高科技支撑的美好生活画卷:不论身在何方,“北斗”帮你导航;足不出户,“风云”帮你知天象;万米高空的飞机里上网、打电话也不再是梦想。

航天生活:
宇宙环境是极为恶劣的,对人体有害的主要因素是高真空、高缺氧、宇宙辐射、温度差异等,这些不利因素会对人体产生严重伤害。在这种环境中,航天员是无法生存和工作的。面对严峻的宇宙空间环境,怎样才能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呢?我们的科技人员为其研制了一个基本与外界隔绝的密闭环境即密闭座舱,用来保护航天员。

7. 航天发展怎么样?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航天科技(000901)、中天火箭(003009)、中国卫星(600118)、中海达(300177)、盟升电子(688311)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航天行业市场规模;中国航天行业市场份额;中国卫星发射数量;中国运载货架类型数量
产业概况
1、定义
航天装备制造特指运载火箭及空间运载器、卫星、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器、导弹武器以及相关地面保障设备等产品的制造。航天装备作为主要在地面建造但在空间环境中运行的一类特殊产品,具有如下特点:
2、产业链剖析:行业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中国航天行业上游主要分为原材料、电子元器件和配套服务,其中原材料分为新型复合材料、金属合金材料、化学动力推进材料等。中游为航天装备制造,目前中国航天装备制造主要企业为“国家队”,企业规模普遍较大。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主要为电子通信、移动定位、科学观测等领域,其中电子通信领域是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础,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产业发展历程:行业处于全方位蓬勃发展阶段
中国航天事业始于1956年钱学森的《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时至今日,经过66年发展,中国航天事业立于世界之巅,“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航天行业目前处于全方位蓬勃发展阶段。
产业发展现状
1、行业整体情况:航天发展进入“快车道”,规模近150亿元
2016年以来,中国航天进入创新发展“快车道”,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基本建成,卫星通信广播服务能力稳步增强,探月工程“三步走”圆满收官,中国空间站建设全面开启,“天问一号”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总体来看,中国航天行业布局主要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各种类型绕地卫星制造、航空运载火箭制造、其他在天设备研发制造等三大类。
根据Ifind统计数据,2016-2021年中国航天科技市场规模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1年中国航天市场规模近150亿元,行业或迎来较好发展。
2、细分市场一:卫星制造
——遥感卫星发射数量最多
我国卫星制造主要依赖国家队,研制周期长、生产成本高。从2021年我国卫星成功发射情况统计表来看,目前我国卫星总装主要由国家队完成,其中2021年中国遥感卫星发射数量最多,超60颗。
——三大类型卫星功能融合优势明显
国内外对卫星通信导航遥感融合展开了研究,相关项目正在推进当中,通信、导航、遥感功能的融合可以大幅满足市场对于卫星体系的需求,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相关优势分析情况如下:
3、细分市场二:运载火箭制造
——长征系列是运载火箭发射任务主要承担者
2016年以来,截至2021年12月,共完成207次发射任务,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共完成183次,总发射次数突破400次。
——中国在役火箭类型有16种
中国运载火箭类型主要有26种细分类型,其中有7种类型火箭已光荣退役,目前在役火箭类型主要有16种,详细占比情况如下:
注:截至2022年8月。
4、细分市场三:其他航天装备制造
——深空探测:主要为探月工程和行星探测工程
中国深空探测主要可以分为探月任务和行星探测任务。1991年,我国航天专家提出开展月球探测工程。2016年1月11日,中国行星探测工程(英语:Planetary Exploration of China ,缩写:PEC)正式立项,定名“天问”。
中国探月工程规划为“绕、落、回”三期。探月工程一期的任务是实现环绕月球探测。探月工程二期的任务是实现月面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探月工程三期的任务是实现无人采样返回,于2011年立项。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正式批复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对火星进行全球性、综合性的环绕探测,在火星表面开展区域巡视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着陆巡视器包括“祝融号”火星车及进入舱。
——空间站建设:全球第三座大型在轨空间实验平台
天宫空间站(又名中国空间站)是中国从2021年开始建设的一个模块化空间站系统,为人类自1986年的和平号空间站及1998年的国际空间站后所建造的第三座大型在轨空间实验平台。基本构型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三个舱段组成。
5、新兴市场:商业航天行业发展仍旧处在摸索阶段
我国航天装备制造主要采用研制与批量生产混合共线的模式,其批量生产能力不强。在研制和批量生产模式发生冲突时,批量生产能力易受到影响,这也是中国商业航天发展仍旧处于摸索阶段的主要原因。
产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北京市为行业主要企业所在地
中国航天行业生产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企业注册资本规模相对较大,其中上市公司和央国企为主要生产企业。中国航天行业产业链中存在的上市公司主要分部在北京地区,详细分布如下:
2、企业竞争:中国卫星占比最大
中国航天装备生产企业以国家企业为主,其中中国卫星是国家航天卫星生产主要企业,2021年在中国市场份额占比达到近50%。
产业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
发展前景:2027年市场规模或会超300亿元
目前,航天行业主要生产制造主体为“国家队”,行业发展仍旧主要受国家管控。但国务院发布的《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提出,研究制定商业航天发展指导意见,促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2022年7月6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项目开工仪式在海南文昌举行。这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商业航天发射场。从设施建设和国家导向来看,未来商业航天或将成为行业增长“新引擎”,推动中国航天进一步发展进步。
基于此,前瞻预测2027年中国航天行业市场规模或会超300亿元,2022-2027年年复合增速或达到15%。
发展趋势:装备重型化、零部件精密化、材料工艺精细化
航天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有装备整体的大型化和重型化发展、零部件的精密化和小型化发展和材料工艺的高性能和独特性发展,详细分析情况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航天发展怎么样?

8.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怎么样?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很快,未来需要更多人才。2020年12月3日,嫦娥五号着上组合体实现月面五星红旗展开,这是中国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五星红旗的“独立展示”。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携带着1731克月球样品成功安全返回地球。
“1731这个数字也很偶然巧妙,探月工程启动至嫦娥五号返回,正好17年,分3步走,1次成功。刚好是1731。”妙语连珠的演讲,让不少参加活动的香港青少年航天迷们兴致盎然。

航天生活:
宇宙环境是极为恶劣的,对人体有害的主要因素是高真空、高缺氧、宇宙辐射、温度差异等,这些不利因素会对人体产生严重伤害。在这种环境中,航天员是无法生存和工作的。面对严峻的宇宙空间环境,怎样才能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呢?我们的科技人员为其研制了一个基本与外界隔绝的密闭环境即密闭座舱,用来保护航天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