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手抄报

2024-05-15

1. 世界文化遗产手抄报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

世界文化遗产的分类:
世界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专指"有形"的文化遗产,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另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不同。 世界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以及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的铭文、洞穴以及其综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

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1、落实责任。要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定期通报制度、专家咨询制度以及公众和舆论监督机制,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要充分发挥有关学术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作用,共同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加强宣传,组织发动更多人参与到世界文化遗产抢救挖掘工作中来。强化群众基础,深化认识。
3、把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为保护注入源源不动的动力支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努力探索创新保护的新方式、新路径。
4、加强文化传承。对于自然遗产和注重外貌保护,严格落实相关保护条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在扶持,增强在现代的生命力和活力。

世界文化遗产手抄报

2. 世界文化遗产手抄报内容

    导语 :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下面是关于世界文化遗产手抄报可用的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简介: 
     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4类[1] 。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等非政府组织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协力组织,参与世界遗产的甄选、管理与保护工作。[2-3]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世界文化遗产总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其宗旨在于促进各国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为合理保护和恢复全人类共同的遗产作出积极的贡献。[4]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6年7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共有50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0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5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1项,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位,仅次于拥有51项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遗产分类 
     世界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专指"有形"的文化遗产,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另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不同。 世界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以及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的铭文、洞穴以及其综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
     《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以及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

3. 世界文化遗产手抄报内容

  【世界文化遗产手抄报内容】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          吴哥窟位于柬埔寨西北部,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也是一座巨大的水上都市,1992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吴哥窟是东南亚最重要的考古学遗址之一。吴哥窟遗址公园占地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包括森林地区,有9至15世纪高棉王国(the Khmer Empire)各个时期首都的辉煌遗迹,其中包括了著名的吴哥寺(Angkor Wat),以及坐落在吴哥索姆(Angkor Thom)以无数雕塑饰品而著称的白永寺庙(Bayon Temple)。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对这一遗址及其周边制定了一项覆盖范围广泛的保护计划。          重见天日的世界遗产          吴哥王朝的历史始于9世纪,第一位国王阇耶跋摩二世带领国家脱离爪哇的统治,恢复了柬埔寨的独立。公元802年,他自立为王,建都于库楞山。经过几代国王的努力,到12世纪初,吴哥王朝的版图扩张到今日泰国的大半疆域,每代国王都兴建自己的国庙。12世纪初叶苏利耶跋摩二世弑叔君陀罗尼因陀罗跋摩一世夺得真腊国王位,新王迁都吴哥。因为苏利耶跋摩二世靠非正统方法获取王位,为了巩固威望,必须大兴土木,营造比前任所有国王建造的七百多座庙宇规模更为宏大的庙宇,作为国庙和他自己的将来升天的太庙。为国王加冕的婆罗门主祭司地婆诃罗为国王设计了这座太庙,供奉毗湿奴,名之为“毗湿奴神殿”。建造时间历时30年。因此,吴哥窟绝非供大群信徒朝拜的西式的教堂或东方寺院,而是一座宏伟的太庙,供奉化身为印度教之神的国王。 元代航海家汪大渊在1330年——1339年间曾游历吴哥,他称吴哥窟为“桑香佛舍”,这表明在十四世纪中叶,吴哥窟已经改为佛寺。汪大渊还报告吴哥窟有“裹金石桥四十余丈”,十分华丽,有“富贵真腊”之语。公元1431年,暹罗(现东南亚国家泰国的古称)破真腊国都吴哥,真腊迁都金边,次年,吴哥窟被高棉人遗弃,森林逐渐覆盖漫无人烟的吴哥。后来有些高棉人猎户进入森林打猎,无意中发现宏伟的庙宇,也有一些当地的佛教徒在庙旁边搭盖屋寮居住,以便到庙宇中朝拜,但吴哥遗迹多不为世人所知。          1586年,方济各会修士和旅行家安东尼奥·达·马格达连那游历吴哥,并向葡萄牙历史学家蒂欧格·都·科托报告其游历吴哥的见闻:“城为方形,有四门有护城河环绕……建筑之独特无以伦比,其超绝非凡,笔墨难以形容”。但达·马格达连那的报告,被世人目为天外奇谈,一笑置之。1857年,驻马德望的法国传教士夏尔·艾米尔·布意孚神父著《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记,安南与柬埔寨》,报告吴哥状况,但未引人注意。1861年1月,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为寻找热带动物,无意中在原始森林中发现宏伟惊人的古庙遗迹,并著书《暹罗柬埔寨老挝诸王国旅行记》,大肆渲染,他说“此地庙宇之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走出森森吴哥庙宇,重返人间,刹那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堕入蛮荒”,这才使世人对吴哥刮目相看。          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          吴哥窟是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高峰,结合了高棉历代庙宇建筑的两个基本的元素:立体庙山的多层方坛和平地庙宇的回廊。吴哥窟的庙山由三层长方形有回廊环绕的平台组成,层层高叠,形如金字塔,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庙山顶部矗立著按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三道回廊象征须弥山所在地的土、水、风;庙山周边环绕一道护城河,象征环绕须弥山的咸海。多年从事吴哥窟维修工作的法国远东学院古迹维修专家莫里斯·格莱斯认为“吴哥窟是吴哥古迹中以造型之雄伟、布局之平衡、比例之协调、线条之优美,威风赫赫,可比美世界上任何最杰出的建筑成就,而毫不逊色。”          吴哥窟是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高峰          吴哥窟的护城河呈长方形如口字,东西方向长1500米,南北方向长1350米,全长5700米;河面宽190米。护城河外岸有砂岩矮围栏围绕。护城河上正西、正东各有一堤通吴哥窟西门、东门;东堤是一道土堤,西堤长200米,宽12米,上铺砂岩版,古时西堤是裹金的。护城河内岸留开一道30米宽的空地,围绕吴哥寺的红土石长方围墙。围墙东西方向长1025米,南北方向阔802米,高4.5米。围墙正面中段是230米长的柱廊,中间树立三座塔门。正中的一座塔门,是吴哥窟的山门,它和左右两塔门有二重檐双排石柱画廊连通。画廊外侧(西侧)石柱顶部的天花板,装饰着莲花和玫瑰花图案。各塔门都有纵通道、横通道,交叉成十字形,纵通道以出入寺院,横通道以游览画廊。此三座塔门的纵通道特别宽阔,可容大象通过,又名象门。三座塔门的顶部塔冠,虽已残缺不全,但正中的一座,恰好比左右两座高些,仍然像一个山字形,多少保留着原来比例,和吴哥窟顶层正面看的三座宝塔相呼应。围墙的其他三面的塔门,较小和简单,而且只有小径可通,很少人去。南塔门之下供奉一尊毗湿奴雕像。苏耶跋摩二世在位时,这尊毗湿奴像原本是供奉在吴哥寺顶层神庵内,在吴哥寺改宗佛教后,由顶层神庵请来此地守护。画廊内侧(东侧)是石壁,间以葫芦棂窗。画廊壁朝西的一面饰以舞女浮雕;画廊壁朝东的一面,装饰着跳舞或骑兽武士和飞天女神。门南的一尊飞天女神浮雕,是寺庙内独一无二露齿微笑的飞天女神。由围墙包围的寺庙大广场,占地面积82公顷。除去位居中央的寺庙,这一片广场是古代城市和王宫的遗址,王宫遗址在寺北。如今古城和古王宫都荡然无存,满地被森林覆盖,只遗留下一些街道的轮廓。由寺庙围墙西塔门通寺庙西山门的大路,宽9.5米,长约350米,高出地面1.5米,路面用砂岩石片铺砌;石路左右两边排列著七头眼镜蛇保护神。路南、北各有一座名为藏经阁的建筑物,其每个基点上都有出入口。往东,路北,在藏经阁和寺庙之间,有一片荷塘,绽放各色荷花;路南对称位置的水塘,则是清水一泓。路段尽头是一条通吴哥寺庙山门的十字阳台,称为王台。王台左右有狮子守护,水塘和王台都是后人添加的。          吴哥窟的浮雕艺术极为精致且富有真实感。在回廊的内壁及廊柱、石墙、基石、窗楣、栏干之上,都有浮雕。内容主要是有关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传说,取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及印度教神话《乳海》,也有战争、皇家出行、烹饪、工艺、农业活动等世俗情景,装饰图案则以动植物为主题。其中围绕主殿第1层台基的回廊被称为“浮雕回廊”,长达800米,墙高2米余,壁面满布浮雕。东壁的搅乳海图,北壁的毗湿奴与天魔交战图,西壁的猴神助罗摩作战图等,均描绘神话故事;而南壁西半部的苏利耶跋摩二世骑象出征图则为世俗题材。这些浮雕手法娴熟,场面复杂,人物姿态生动,形象逼真,且已采用重叠的层次来显示深远的空间,堪称世界艺术史中的杰作。从里边向外望,墙上有许多婀娜多姿的人像浮雕,每一尊的表情、面貌、衣着完全不同,真可说是鬼斧神工之作。宏伟的吴哥窟正因为有了这群俏丽的仙女环绕,而整个鲜活了起来。          吴哥窟的变迁与影响          吴哥寺在十四世纪中叶成为大乘佛教寺,因十三世纪时真腊国王阇耶跋摩七世奉大乘佛教为国教。十五世纪初叶暹罗入侵吴哥之后,因暹罗人信奉上座部小乘佛教,吴哥寺变为上座部佛寺。此后吴哥寺一直是上座部小乘佛寺,延续至今。1907年,暹罗将暹粒、马德望等省份归还柬埔寨。1908年起,法国远东学院开始对包括吴哥窟在内的大批吴哥古迹进行为期数十年的精心细致的修复工程。修复工程包括几个方面的工作:清除杂草、树林、积土、白蚁,稳定地基,支撑摇摇欲坠的建筑物,清理吴哥窟的工程在1911年完成。1930年代,开始用分析重建术复原吴哥窟,要求必须用遗址的原来材料,按原来的古代的建造方法复原遗址,只有在原物无存的情况下才允许适当使用代替物。这项工作到了六十年代曾因柬埔寨政局动荡而停顿,于1990年代重新展开。1992年,联合国将吴哥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吴哥窟成为了柬埔寨旅游胜地。从1993年不到一万人次,迄至2007年已达二百万人次。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资金在吴哥窟的维护工程上,以保护这份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的造型,已经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                  世界文化遗产手抄报内容 

世界文化遗产手抄报内容

4. 世界文化遗产手抄报图片

           世界文化遗产手抄报图片大全01            世界文化遗产手抄报图片大全02            世界文化遗产手抄报图片大全03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
      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4类。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等非政府组织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协力组织,参与世界遗产的.甄选、管理与保护工作。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世界文化遗产总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其宗旨在于促进各国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为合理保护和恢复全人类共同的遗产作出积极的贡献。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6年7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共有50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0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5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1项,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位,仅次于拥有51项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遗产概述
      公约标志
      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志,它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央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这个标志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着要进行保护。
      筹建历史
      1959年,埃及政府打算修建阿斯旺大坝,可能会淹没尼罗河谷里的珍贵古迹,比如阿布辛贝神殿。
      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努比亚行动计划”,阿布辛贝神殿和菲莱神殿等古迹被仔细地分解,然后运到高地,再一块块地重组装起来。 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起草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协定。
      1972年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由缔约国申报,经世界遗产中心组织权威专家考察、评估。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会议初步审议,最后经公约缔约国大会投票通过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称为世界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是政府间组织,由21个成员国组成,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主要决定哪些遗产可以录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对已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委员会选举七名成员构成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团每年举行两次会议,筹备委员会的工作。2015年3月26日,意大利披萨申请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5. 文化遗产的手抄报边框设计图

         有关文化遗产的手抄报边框设计图片01          有关文化遗产的手抄报边框设计图片02          有关文化遗产的手抄报边框设计图片03       世界文化遗产的分类 
      世界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专指"有形"的文化遗产,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另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不同。 世界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以及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的铭文、洞穴以及其综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
      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文化景观以及非物质遗产等5类。截止2008年,全世界共有世界遗产878处,其中文化遗产679处,自然遗产174处,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合体(双重遗产)25处,这些遗产共分布在全世界145个国家和地区。自2007年11月起,已经有185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世界遗产公约。
      《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以及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
      《公约》给自然遗产的定义是它符合下列规定之一。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只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世界文化遗产的提名过程 
      步骤1、寻求登记的地域由当地政府机关提出候选地推荐并暂定名单提出
      步骤2、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要求
      步骤3、文化遗产候选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ICOMOS)现场调查报告 、自然地遗产候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现场调查报告
      步骤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判断登记推荐
      步骤5、在世界遗产委员会最后审议;
      步骤6、正式登记。
      一个国家需要首先对本国有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出一份详细的目录。提交给世界遗产中心的提名表会被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和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这两个机构独立地审核。之后评估报告被送到世界遗产委员会。有时候,委员会会延期作出结论并要求会员国提供更多的信息,或者决议不予列入,被拒绝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提名遗产地将不得再次提出申请。一处遗产需要满足登录基准,方可被录入世界遗产。

文化遗产的手抄报边框设计图

6. 世界遗产手抄报

一、属于文化遗产有21处: 

1、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颐和园(北京) 

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3、长城(北京)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4、天坛(北京) 

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5、承德避暑山庄(河北承德,包括周围寺庙) 

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6、平遥古城(山西平遥)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7、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周口店)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8、丽江古城(云南丽江)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9、苏州古典园林(江苏苏州)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0、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西安)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1、大足石刻(重庆大足县) 

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2、武当山古建筑(湖北丹江市) 

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3、莫高窟 (甘肃敦煌市沙鸣山)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4、布达拉宫(西藏拉萨) 

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5、龙门石窟 (河南省洛阳市) 

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6、孔庙、孔林、孔府(山东曲阜) 

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7、明清皇家陵寝 (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盛京三陵) 

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8、青城山-都江堰(四川青城山) 

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9、皖南古村落 (安徽西递村) 

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0、云冈石窟(山西大同) 

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1、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集安市、辽宁桓仁县) 

2004年7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二、世界自然遗产,共4处: 

1、九寨沟 (四川南坪县) 

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黄龙(四川松潘县) 

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3、武陵源 (湖南武陵) 

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4、三江并流 (云南) 

2003年7月2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交汇而形成的壮观景象。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共4处: 

1、泰山(山东泰安)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黄山(湖北省) 

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3、峨眉山-乐山大佛 (四川峨眉山市)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4、武夷山(福建) 

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四、文化景观,共1处: 

1、庐山(江西九江市) 

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7. 世界遗产的手抄报图片

世界遗产的手抄报图片

世界遗产的手抄报图片

8. 世界文化遗产手抄报资料

故宫
  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后经多次重修与改建,仍保持原有布局。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屋宇9000余间,周围宫墙高10余米,长约3公里,四脚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豪华,布局开阔对称,内外装饰壮丽辉煌,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7月1日,沈阳故宫 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把这些资料写上去,用藤条装饰纸的边缘,再画一条长城。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