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过程中如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2024-05-13

1. 国企改革过程中如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其一,要花大力气提高创新能力。企业创新模式很多,要把科技创新真正放在第一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企业研发投入可以两倍计入成本,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得到更大优惠。国企要用好用足这一政策,把钱花在科技创新上。
其二,重视产品质量的同时要擦亮品牌。目前,国企在高铁、核电、电力设备、土木工程建设等领域不仅技术领先,而且施工质量好效率高。但是中大咨询认为,不少国企技术和质量上的领先优势目前还没有转化为品牌溢价,即使有好技术好产品也难卖出好价格。这需要国企在国际市场上持续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扩大中国品牌影响,提升品牌溢价。
其三,进一步对标世界先进制造业企业,提升管理水平。装备制造企业应加大智能化改造,同时推动产品智能化,形成高水平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生态体系,打通各系统数据互联互通,全面提高企业决策、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国企改革过程中如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2.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新论)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国有资本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要从推进国家现代化、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来理解其重要性。
  
 近年来,国有资本越来越成为经济 社会  健康 发展的“稳定器”和改善民生福祉的“压舱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央企业支出国有资本1.21万亿元,向社保基金划转股权。这正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直接体现。同时也要看到,国有资本运营的效率、保值增值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充分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必须推动国有资本战略性集中,有效提高投资、运营公司效率,发挥好党组织的作用,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宏观上看,新发展格局下国有资本要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领域集中,加大对资源能源、新型基础设施、粮食供应储备等领域投入,特别是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环节,引领资源整合与创新驱动。为提高自主创新和运营配置效率,要努力实现管资本的授权经营体制落地。各级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要有明确的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培育灵活高效市场主体的平台作用。中央企业责任更重,亟待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龙头和明星、骨干企业。
  
 同时,要加快完善管资本为主的资产监管体制。以增强国有经济主体功能和效率为目的,整体协同推进国有资本布局调整优化;推动专业化管理与市场化运营。构建国有资本全链条、全方位监管,强化违规责任追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对国有资本的统一归口管理和基础管理工作体系、产权交易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强化风险防控主体责任,推动企业细化完善内控体系,严守会计与监管要求,加强审计、评估等外部监督与 社会 公众监督,依法依规及时准确披露经营状况相关信息,提升国有资本运营的透明度。
  
 需要强调的是,在国有资本的布局中,金融资本与非金融资本要协调发展,坚决防止出现“脱实向虚”。为此,要确保国有金融资本在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在关系金融安全稳定、在区域或行业有影响力的领域中,必须保持控制力与主导地位,不断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将战略性、安全性、效益性有机统一起来。对此,国有金融资本要明确边界和底线,努力把服务实体经济和防控风险隐患统一起来,对直接重大威胁敢于亮剑,促进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 健康 发展。
  
 为国强企,为民造福,需要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融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全过程。要尽快完善国有资本控股、参股企业的党组织体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确保国有资本服从于党、服务于人民,始终为全民福祉而奋斗。监管好、守护好、发展好国有资产,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我们一定能推动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更好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梁积江)

3. 新时代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企业做优做强做大?

十九大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要求是: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因此,从当前改革的要求来看,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明确国有资产的产权归属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多是采用搭建平台公司,由平台公司进行整合和履行出资人权利的方式,由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
第二, 调整国有资产的布局和结构,通过实施混改、交叉持股,实现国有资产的布局优化
第三, 通过加强监管,包括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和监督作用,通过审计、纪检、巡查等渠道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四, 创新激励机制,通过薪酬总额管理、任期考核与激励等多种方式,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新时代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企业做优做强做大?

4.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具体方法:
1、在改革主题上,由市场经济转入建设现代化国家阶段
没有再写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不仅仅表明这些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而且在于市场经济体制问题不再是主题。
2、在改革口径上,国资国企改革进入持续深化阶段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利于平衡市场经济,能保证经济稳定平衡发展,有利于资源合理分配,能够更好地完善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度,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3、在改革制度上,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成为激发国有企业活力的制度基础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显得紧迫而突出了。具体到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方面,就是使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4、在改革途径上,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成为重要任务
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国有经济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有效发挥国有经济整体功能作用。推动国有资本形态转换和结构调整,支持创新发展前瞻性战略产业,加快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5、在改革目标上,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衡量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标准
过去通常讲竞争力,现在讲企业核心竞争力。关于世界一流企业的界定,不宜将一些标准制定得过度僵化,更不能因企业而设置标准。世界一流企业核心特征是在全球竞争中具有突出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短期内其他企业难以模仿也难以超越的独特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结果性指标,它综合反映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

5.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你好,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切实强化稳增长措施,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质量,推动中央企业经济运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要把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重大任务,分类施策全面对标,进一步深化“四个专项行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向世界一流迈进。  要乘势而上实施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长效化制度化,深化分类改革,在新的起点上把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  要切实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着力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加快布局。  要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统筹疫情防控和企业经营发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要积极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强化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助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断提升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  要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系,从整体上发挥和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要加强党对重要企业的全面领导,全面增强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保障作用。【摘要】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问】
你好,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切实强化稳增长措施,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质量,推动中央企业经济运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要把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重大任务,分类施策全面对标,进一步深化“四个专项行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向世界一流迈进。  要乘势而上实施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长效化制度化,深化分类改革,在新的起点上把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  要切实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着力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加快布局。  要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统筹疫情防控和企业经营发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要积极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强化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助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断提升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  要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系,从整体上发挥和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要加强党对重要企业的全面领导,全面增强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保障作用。【回答】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6.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作用

吴刚梁(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改革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国投集团、华润集团、招商局集团、中国建材和中国宝武5家试点企业因功能定位准确、资本运作能力突出、布局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在中央层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主要由现有的中央企业集团改组而来。2014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先后确定了三批共19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
  
  探索 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是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事关整个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的改革。长期以来,我国国资监管体制形成了一套“管人、管事、管资产”的模式,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容易管得过多、过细,管得国有企业缺乏活力。而新改组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介于国资监管机构与实体企业之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避免了国资监管机构直接干预国有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功能定位是“在国家授权范围内履行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责”。但从机构性质上看,它们是国有独资公司,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集团本部不再从事具体生产经营活动,而是作为专业化、市场化的国有资本运作平台。
  
 在这种模式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成为一个“隔离层”,更有利于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模式。业界学者称此举初步创设了国资监管体制的“三层架构”,即“国资监管机构—国有资本运作平台—国有企业”。
  
 鉴于大多数中央企业尚不具备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条件, 因此需要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模式,这是一种改革成本更小、更加稳妥的做法。相对而言,19家试点企业的治理机制比较完善、资本运作能力较强。经过8年的试点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一是明确功能定位。试点企业既要认识到自身与产业集团不同,又要认识到自身与运营公司也不同。投资公司虽然不经营具体业务,但所投资控股企业仍有主业管理要求,投资手段以战略性持股为主,需要保持国有资本对核心业务的战略控制和财务约束。
  
 但是,当前一些试点企业,从集团公司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之后,运行模式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所谓试点工作只是简单地“翻牌”,没有充分发挥国有资本运作平台的作用,出现定位上的偏差。
  
 二是优化资本布局与结构调整。试点企业要进一步优化资本布局和资源配置,首先要加快内部业务整合,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把资源向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当前尤其要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但是,当前有一些试点企业,业务领域过于宽泛,重组并购也没有实现有效融合,资产规模庞大,但竞争力不强,还有些企业出现“脱实向虚”的趋势,过多地从事金融、地产等“赚快钱”业务。因此,对于这些非主业资产与非优势产业,要果断剥离与处置,更多地聚集主责主业,履行好中央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三是提高资本投资运营能力。作为专业化、市场化的资本运作平台,要推动生产经营事项下沉、资本投资运营功能上移。要丰富资本运营手段与工具,运用基金管理、资产收购、股权投资、专业化重组、IPO等方式,将更多的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提高国有资产的证券化率,促进国有资本在流动中提升价值。
  
 四是优化管理方式。根据分层分类改革的要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所属子企业要“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改革深度转换经营机制。目前不少国有企业存在“混而不改”的问题。对国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仍然实行国有独资、全资公司那一套管控模式。
  
 因此,应该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对国有股权比例低于50%且其他所有制股东能够有效参与公司治理的国有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依据公司章程实施差异化管控,聚焦打造一流总部,将战略管控和授权放权落实到位。同时,健全所属子企业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特别要“敢用”“会用”中长期激励“工具箱”。

7.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要着眼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

答案B
本题考察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搞清战略性改组中的“抓大抓小”的哲学理论依据。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是必然的,是矛盾的普遍性。而各个国有企业的发展、地位、作用不同。各有其特点又构成了矛盾的特殊性。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总体需求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  性改组(矛盾的普遍性)结合各个企业的特点(矛盾的特殊性)实施“抓大放小”的战略措施。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要着眼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

8. 如何理解国企“做强做优做大”

(1)有利于把国家优质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人才资源、市场资源)更容易产生的财富让人民共享;
(2)有利于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公益事业、社会保险等筹措所需要的资金;
(3)有利于为市场化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
(4)有利于守住“钱袋子”有效防范肥水流入他国田;
(5)更有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全国人民信心和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