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百家讲坛视频的下载地址

2024-05-14

1. 求百家讲坛视频的下载地址

《百家讲坛·建军大业》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4m9OGbmY2nFGNug8fH71A
?pwd=f4ej 提取码:f4ej简介: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两万多名颈扎红领巾的起义部队,对城内反动武装发起进攻。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序幕。

求百家讲坛视频的下载地址

2. 百家讲坛网的介绍

百家讲坛网是由《百家讲坛》杂志主办的的公益性历史思想文化网站,致力于成长为有思想温度的历史文化网站和有独特内容的文史互动社区。

3. 百家讲坛网的网站概况

百家讲坛网是由主办的的公益性历史思想文化网站,创办于2006年10月,并于2009年7月和2011年2月,先后两次进行改版扩容,其功能和内容不断完善,影响力日益扩大,浏览量与日俱增,目前稳居文史类期刊网站前列。百家讲坛网依托《百家讲坛》杂志资源,以“阅古今,论天下”为宗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百家讲坛》杂志,主要面向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能够关注历史与现实、当下与未来的知识网民,致力于成长为有思想温度的历史文化网站和有独特内容的文史互动社区。百家讲坛网由、古史今鉴、公民思考等栏目和《百家讲坛》杂志各期目录和文章专区。另设有经典图片专区和读者投稿专区。读者网友可以在本网注册会员,本网提供RSS订阅和WAP订阅服务。由于网站改版维护,无法正常访问,目前网站发文功能暂由百家讲坛网易博客代行。

百家讲坛网的网站概况

4. 给一个百家讲坛的网址

百家讲坛网址,可以直接再百度,360,搜狐等浏览器上搜索“百家讲坛”。
1.《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2.《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
3.《百家讲坛》是个开放的节目。节目内容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哲学等。形式多样,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适合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求知欲的观众。

5. 百家讲坛在哪里可以看

百家讲坛在央视网和央视频可以看。
2001年7月9日首次开播的《百家讲坛》是深受人民喜爱的节目之一。在早期的定位里,《百家讲坛》走的是“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的路线,将观众群定位在受教育程度较高、欣赏品位不俗的知识阶层,主讲人选也瞄准了全国最好的学者、教授,选题更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术命题。
这样的栏目理念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学院教育(精英教育)的课堂外延伸,以高端学术讲座的姿态出现在媒介传播的信道上,渴望精英文化实现更加广泛的传播效能。
而据央视收视率调查显示,初中文化水平的观众占收视观众群的第一位,对此,《百家讲坛》的制片人万卫酝酿了栏目定位的调整和整体栏目理念的更新。

改版后的《百家讲坛》显然走了更加亲民的路线,对于主讲人的要求也是要让“15岁的中学生能听懂”。观众群的变更使大众文化普及覆盖了高端学术研讨,相应而生的就是主讲人的选择和讲授方式的变化。
现在的《百家讲坛》寻找能够将文化命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读解给更广泛观众的主讲人,期待实现口语化传播经典文化的新传播方式。
于丹和易中天就是其间的杰出代表,虽然对他们重读经典的方式褒贬不一,毁誉参半,但可以肯定的是《百家讲坛》及主讲人们在“文化走向大众”道路上无所畏惧地上下求索。

百家讲坛在哪里可以看

6. 《百家讲坛》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百家讲坛》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链接:https://pan.baidu.com/s/19JiZXR-a78d_JSQMdt5GCQ?pwd=h420 提取码:h420《百家讲坛》主演: 易中天、于丹、王立群、刘心武、周汝昌、阎崇年、郦波、钱文忠、葛剑雄、蒙曼、纪连海、赵晓岚、马未都、袁腾飞、周国平、孔庆东、鲍鹏山、曾仕强、王蒙类型: 脱口秀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语言: 汉语普通话上映日期: 2001-07-09(中国大陆)片长: 40分钟《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     

7. 关于百家讲坛

  1从现代意义上来讲,《西游记》既是一部魔幻小说,也是一部成长小说。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西游记”, 需要在向理想高峰攀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虽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当你取得人生的“真经”后,就会发现,所有的磨难都只是一种磨砺,所有的坎坷终将成为生命中的财富。孙悟空的磨难可以说是与生俱来,他只是一个猴子,虽然被称为神猴,其实只是一只无父无母的野猴,在他出生的那一刻,虽然发生了石破天惊的一幕,乃至惊动了天上的大老板玉帝,风头可谓十足,然而这并没能给他带来命运的契机。那么,石破天惊的一幕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作为一介“草根”野猴,孙悟空又是如何把握住命运的呢?
  3练得长生不老之术,让孙悟空脱胎换骨;学会七十二变和筋斗云,让孙悟空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但是这些神通对须菩提祖师来讲,只是雕虫小技。按理说,勤学上进的孙悟空,应该再接再厉,多跟师傅学几手,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悟空的一个不经意的举动,竟然惹恼了师傅,最终被师傅逐出了山门。那么孙悟空究竟做错了什么呢?回到花果山自立门户的孙悟空,又是如何继续自己的修炼之路呢?这背后我们又读出,怎样性格的一个孙悟空呢?让我们走进《西游记》原著,一起听河北大学韩田鹿教授《大话西游》第三集《初闯江湖露峥嵘》。
  4夺了金箍棒,撕掉生死簿的孙悟空,在人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小日子过得不亦乐乎。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招惹的龙王和阎王可不是好惹的,他们是天庭编制下的正式员工,吃了亏的龙王和阎王,最终一纸诉状把野势力孙悟空告上了天庭。无法无天的孙悟空招惹了正规军,注定是要吃亏的,没想到他竟然被召上天廷,幸运地成为体制内的一员。然而孙悟空没有把握住这个难得机会,最终与天庭势不两立,大闹天宫,落得个被压在五行山下,整整五百年的惨痛教训。那么这一切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呢?让我们走进《西游记》原著,一起听河北大学韩田鹿教授《大话西游》第四集《闹天宫的代价》。

  5被镇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经过五百年的思考与反省,终于要走上新生的道路了。救他出山,领他上路的,就是很低调、来头却很大的唐僧,他奉大唐皇帝唐太宗之命去西天求取真经。孙悟空一刑满释放,就加入了西天的取经队伍,这其实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对孙悟空来说,他获得了久违的自由,还解决了上岗再就业的问题,对唐僧来说,他艰险的取经之路则有了安全保障。然而二人的蜜月期不久,弱小的唐僧就用紧箍咒,牢牢地控制住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唐僧师徒之间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中,他们分别经历了怎样的情感纠结呢?在悟空的成长过程中,紧箍咒对他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西游记》原著,一起听河北大学韩田鹿教授《大话西游》第五集《紧箍咒的秘密》。
  6在小说《西游记》中,人们公认,唐僧手下最有本事的徒弟是孙悟空,西天取经路上,正是孙悟空一次次降妖除魔,才让唐僧化险为夷。所以有人说,为什么西天取经团队不多加入几个,像孙悟空这样的优秀队员呢?众所周知,猪八戒贪吃好睡,自私自利,还好进谗言,沙僧更是法力最弱,本事最差,甚至还经常拖后腿,那么为什么还要把猪八戒沙僧这样的人,安排到这个取经团队中来呢?猪八戒和沙和尚难道就没有优点吗?猪八戒沙和尚在加入取经团队之前,他们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猪八戒身上两大弱点一个是好吃,一个是爱色,这是他修炼路上的两只拦路虎,为了加入西天取经队伍,猪八戒克服了一部分食欲,断了五荤三厌,猪八戒原本俗名猪刚鬣,因为断了五荤三厌,这才有了猪八戒这个别号。而在色这方面,猪八戒却总是难以克服,他是取经队伍中,唯一一个有过婚姻经历的人,那么猪八戒在高老庄的那段婚姻中,究竟表现如何呢?

  在高老庄做倒插门女婿的持家业绩,说明猪八戒既有能力而且家庭观念很重。按照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猪八戒是个标准的好男人。后来猪八戒得知,路过高老庄的唐僧就是他要等待的取经人后,毅然抛开自己的温柔乡,决定跟随唐僧去西天取经,让自己的猪生,再上一个新台阶,师徒三人没过多久就遇到了沙师弟,那么唐僧师徒四人究竟是,在怎样一个情境下相遇的呢?沙僧的第一次出场,是不是像他的性格一样低调呢?
  沙僧在做神仙之前只是草根出身,修成道术之后,成为天庭正式编制,官封卷帘大将。沙僧名头不小,实际上就是一个,给玉帝挑帘子的贴身侍卫,但是沙僧有着非常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对此很满足。后来在蟠桃大会上,沙僧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玻璃盏,最终断送了他的职业前途,被贬人间。在流沙河作怪期间,沙僧有一个非常醒目的打扮,甚是雷人,别人脖子上挂的是金银玉器,他却挂着九个骷髅,那么沙僧如此打扮是为了吓人,还是另有隐情呢?

  沙僧加盟西天取经团队后,唐僧就有了三个徒弟,这三个为唐僧保驾护航的徒弟都是观音精心安排的。考虑到西天取经一路山重水复,道路坎坷,观音还特意为安排了一条玉龙做唐僧的脚力。这条玉龙原本是西海龙王的三儿子,因为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父亲告了忤逆,玉帝要把他开刀问斩。最终在观音的斡旋下,玉龙将功赎罪,变作了一匹白马驮着唐僧去西天取经。至此,唐僧加上三个徒弟,再加上白龙马,就组成了西天取经的梦之队。从人间的角度看,孙悟空就是一个能人,恃才傲物,猪八戒就是一个俗人,缺点多多,沙僧就是一个凡人,朴实无华,要知道,天下有本事的神仙妖怪多得数不胜数,为什么单单这五个人,承担了去西天取经的重任呢?在这个团队中,他们又是如何分工合作,取长补短的呢?

  让我们走进《西游记》原著,一起听河北大学韩田鹿教授《大话西游》,敬请关注第六集《取经梦之队》。
  7《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其实,外在的磨难并没有这么多,在很大的程度上,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降妖除怪的过程,是一个克服自己心魔的过程。克服不了心魔,就无法取得真经。那么,他们都是有哪些心魔难以克服呢?在诸多心魔之中,什么心魔又是最难以抗拒呢? 让我们走进《西游记》原著,一起听河北大学韩田鹿教授《大话西游》第七集《敲山震虎》。
  8作为西天取经团队的核心领导,唐僧一直拥有坚定的信仰,但是在为信仰而苦苦跋涉的取经路上,他不断遇到各种常人难以抵御的诱惑。本期节目中河北大学韩田鹿教授就为观众解析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的终极诱惑。(百家讲坛 2012年 第21期)
  9众所周知,每一个团队都需要有明确的分工。虽然分工不同,但大家的目标却必须一致。《西游记》中,唐僧的三个徒弟,加上白龙马,也各自有各自的分工,这些分工并没有高下之分,但是孙悟空的本领加上资历,坐大师兄的位置实在是理所应当。但是,人生往往是这样,看似顺理成章的事却存在着很多矛盾和隐患,西天取经团队也是如此,看似大大咧咧不求进取的猪八戒,却一直在惦记着大师兄的位子,并伺机向大师兄发起了挑战,那么最终结局如何呢?让我们走进《西游记》原著,一起听河北大学韩田鹿教授《大话西游》第九集《大师兄之争》。
  10在《西游记》中,除去收服白龙马、八戒和沙僧不算,总共有近三十处遇妖,而以孙悟空一人之力降伏妖怪的不过九处,余下的都是借助外援,请来帮手才收服妖怪的。所以我们不禁觉得,孙悟空在经历磨难,逐步变得成熟的同时,似乎也变得越来越胆小怕事了,总是遇到点困难就去找帮手。那么原本天不怕地不怕的齐天大圣,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难道说这就是成熟的代价吗?让我们走进《西游记》原著,一起听河北大学韩田鹿教授《大话西游》第十集《从逞强到示弱》
  11当唐僧师徒四人走出了四年多的时候,他们已经走近了西方乐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成功就在眼前,可现实为什么与梦想相差甚远,一年又一年,只为了这一天,而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西方乐土却灾难重重,妖魔纷纷,甚至一些看似佛门信徒的人也是那么的不厚道,人心不古让他们无可奈何。虽然说理想与现实总会有差距,但在这佛门圣地,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距呢。他们要如何接受现实,又如何实现团队的终极目标呢。(最后的二心

关于百家讲坛

8. 百家讲坛

  楼至你也没说清楚18篇什么的,那我只有文史都涉及了。不是我偷懒18篇超过了回答字数的限制
  ,没办法~

  《王立群读史记》初露锋芒:大将军卫青 汉武恩宠

  汉武帝文武一生,内修法度,外攘夷狄。当他把目光转向茫茫戈壁,雄心万丈,豪情顿生:何日一雪大汉和亲之耻?而谁来做他的大将军?谁为他驰骋沙场,开疆扩土?风云际会,他发现了爱妃卫子夫的弟弟,姐姐平阳公主家中的骑奴卫青。一个穷苦孩子,为什么能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又是怎样在汉匈战争中,屡建奇功,官拜大将军?
  起于尘埃成金身
  卫青成长之路,要从建元二到三年间(前139—138)后宫中一起滥用私刑案说起。
  建元二年春,卫青同母异父的姐姐卫子夫,被顺道来平阳公主家游玩的汉武帝宠幸并带回宫中。原来在平阳公主府担任骑奴(以奴隶身份充当骑兵侍从)的卫青,也因此到了建章宫。
  不久,卫青被秘密逮捕,有人要杀掉他。可怜卫青刚刚见识皇家威仪、似锦繁华,就要惨遭毒手。卫青危在旦夕,阴森的牢狱之中突然现出曙光。
  原来是他的好朋友公孙敖。公孙敖,义渠(秦国西北最大的一支少数民族)人,当时是汉武帝的骑郎(骑兵侍从)。卫青进宫,两人年龄相仿,又有共同语言,过从甚密。也许是骑马游玩寻不着卫青,也许是宫中巡视的兄弟发觉了蛛丝马迹。公孙敖义无反顾,带领几名壮士直冲囚禁密室,救出了卫青。
  卫青当时只是建章宫的普通侍从,老实本分,他能得罪谁呢?谁又敢对皇帝爱妃卫子夫的弟弟痛下毒手?
  我们可以推测一下,如果卫青遇害,谁是最痛苦的人?当然是他的亲姐姐卫子夫!那么,谁最希望卫子夫痛苦?当然是与卫子夫争宠的皇后陈阿娇,还有陈阿娇飞扬跋扈的母亲长公主刘嫖!
  原来卫青不自觉地卷入了一场后宫之争:卫子夫入宫,受宠,怀孕,使得皇后陈阿娇妒火中烧,却无从下手。如果在平阳公主府中,长公主或许不好明目张胆;卫青此时身处长公主能够施展拳脚的宫中,她就好下手了(大长公主闻卫子夫幸,有身,妒之,乃使人捕青。青时给事建章,未知名。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
  奇怪的是,卫青被囚之后,表现出超人的忍辱负重和宽宏大量。即使日后官拜大将军,卫青对此事也只字不提。
  事关生死,卫青却采取“冷处理”,等闲视之。这是为什么呢?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还是纯属胆小怕事,息事宁人?其实,卫青既不想冤怨相报,也并非惊弓之鸟;一切缘于自身的无奈与自卑。
  人的个性很大程度上受少年时代的境遇影响。比如刘邦,虽然做了皇帝,仍然摆脱不了早年的流寇习气,开口就骂人。卫青到底有怎样的身世背景,左右了他的人生态度呢?
  第一,私生子。
  卫青字仲卿,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他原本并不姓卫,其父郑季是当地的一个县吏,被派到汉武帝的姐姐平阳侯家做事时,和平阳侯的婢女私通。这个婢女,《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说是“侯妾卫媪”,《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说是“家僮卫媪”。“侯妾”和“家僮”是一个意思,即平阳公主家的佣人。
  卫青成年之后,有一次到甘泉宫,遇到一个髡钳之刑的囚徒(钳徒)。此人声称自己懂得相面术,执意给卫青算一卦。望闻问切一阵,钳徒郑重其事地说:你将来是贵人啊,官可以到封侯。卫青既未欣喜若狂,也无诚惶诚恐,淡淡一笑:我一个家奴生的孩子,不挨打就知足了,怎么可能妄想封侯呢(青笑曰:人奴之生,得毋笞骂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
  古人讲述贫寒者发迹,每每出现仙人指路,如:张良的黄石公授书;汉武帝外婆臧儿的“两女当贵”;汉武帝之母王娡的“梦日入怀”,多半是后人的附会。谁能体会成事者背后的艰辛,谁能读懂卫青一笑里的凄凉?
  卫青是郑季和卫媪的私生子,本该姓郑。由于同母异父的姐姐卫子夫被皇上宠幸,所以卫青不用亲生父亲的“郑”姓,而改用母亲的“卫”姓(而姊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天子,故冒姓为卫氏。)。
  卫媪有六个孩子:长女卫君孺,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长子卫长君,次子卫青,还有一个卫步广。早年,卫媪一家穷得揭不开锅。无奈,只好送卫青到他的生父郑季家中。郑季明媒正娶的夫人当然对卫青没有好脸色。郑季自己出轨在先,自知理亏,只好让他的拖油瓶娃娃上山放羊。卫青的兄弟姐妹也瞧不起他,对他呼来喝去,百般欺凌。
  母亲养不起,父亲不疼爱。私生子卫青从此坚强早熟,养成了谦卑隐忍的个性。
  第二,骑奴。
  卫青成人后,又回到平阳公主府邸,做平阳公主的骑奴(骑兵侍从),身份还是奴仆。
  然而,卫青的骑奴身份也给他带来机遇:一是骑奴必备的武功和精湛骑术,使他有能力担纲将来大将军之职。二是使平阳公主对他非常了解,以致再婚时选中卫青。
  当然,真正改变卫青一生命运的,是姐姐卫子夫被汉武帝选入宫中。
  卫青少年坎坷,但机遇也与坎坷并在。何况,他从小就是个知高知低的孩子。在他心中,总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恩之心——感谢上天,感谢皇帝。
  无论如何,卫青被抓,阿娇母女对卫子夫的嫉妒之心暴露无遗,也使汉武帝对阿娇母女更加不满。
  汉武帝索性把卫青提拔为建章监(建章宫的管理者),并加封侍中(皇帝的侍从)。这无非是向阿娇母女以及其他再图不轨者亮明:我就是卫家的后台老板!
  卫子夫得宠,卫家人人受益:卫青的哥哥卫步广几天中受赐千金,卫青的同母姐姐都嫁得金龟婿。大姐卫君孺,嫁给太仆公孙贺;二姐卫少儿曾与陈平的曾孙陈掌私通,武帝就把陈掌招来,赏赐兼提拔。后来,汉武帝又升卫子夫为“夫人”(嫔妃的一级),提拔卫青做太中大夫。公孙敖因为营救卫青有功,也沾了光,蒙武帝多次提携,备受尊崇。
  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0),皇后陈阿娇积怨爆发,竟然用巫蛊诅咒卫子夫。害人终害己。一只怨毒的蛊娃娃,对当事人毫发无伤,倒是把阿娇自己拉下了皇后之位,打入长门冷宫。而卫子夫更是万千宠爱在一身。爱屋及乌,卫青因此更得汉武帝信任和重用。不过,汉武帝和卫青都清楚,做外戚,只是一时风光;做能臣,才是一生荣耀。仅仅依靠裙带关系,卫青就官运亨通,荣华显赫,必然难以服众。皇帝只能为你指方向,造声势,要想在朝中站稳脚跟,卫青还得靠自己建立功业。
  荡平龙城冠群臣
  元光六年(前129),匈奴入侵上谷郡(今河北张家口市),以报马邑前耻。
  为挽回马邑之谋的失败局面,打击匈奴的疯狂报复,汉武帝亲自部署战略计划。车骑将军卫青、骑将军公孙敖、轻车将军公孙贺、骁骑将军李广各率一万骑兵,分别从上谷、代郡、云中、雁门出击,攻打匈奴。
  这是马邑之谋后,汉武帝第一次主动出击匈奴。
  此次出兵,公孙贺一无所得;公孙敖损失七千骑兵;李广兵败被俘,所幸最后逃回。汉武帝将损兵折将的公孙敖、李广投进监狱。按照汉法,他们本当斩首,后因两人缴纳赎金,被废为庶人。
  四路人马唯独卫青立功,被封为关内侯(有食邑无封国的侯爵,属于汉代军功爵制的第二等)。
  卫青立了什么功呢?他直捣龙城,斩杀匈奴七百(青至龙城,获首虏七百级)。这是头功!虽然杀敌不多,但意义重大。
  一、震憾。卫青战绩并不辉煌;但对匈奴人是个极大的震撼。此前,汉匈之间虽时有冲突,但都在汉朝边境交战,汉军从未深入匈奴腹地。这一次,卫青竟打到龙城,攻入匈奴的王廷。这对于匈奴,是一个让人十分不安的信号:原来安全的匈奴腹地,今后也可能为汉军经常光顾——整个匈奴领地再也没有安全可言。
  二、激怒。龙城是匈奴祭祀天地祖先、汇合部落的王廷,是政治中心,更是宗教圣地。因而,卫青此举使匈奴上下震惊之余,无比愤怒。战争扩大不可避免。
  三、报复。当年秋天,匈奴即数次侵盗边郡,以雪龙城之辱。汉武帝急调老将韩安国为材官将军,屯兵渔阳郡。
  第二年(元朔元年,前128),卫子夫生下汉武帝的皇长子刘据,卫子夫晋升皇后。是年秋,卫青领车骑将军职,率三万骑兵从雁门出塞,将军李息从代地出塞,夹击匈奴。卫青斩敌数千人。(车骑将军卫青将三万骑出雁门,将军李息出代;青斩首虏数千人。)史称“雁门之战”。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出塞进攻,汉武帝只派卫青、李息两人;老将军李广等名将一概未用。龙城之战,汉武帝首次使用卫青,对其才能尚存疑虑。在对卫青、李广、公孙敖、公孙贺的兵力分配上,武帝是一人一万。而雁门之战,汉武帝仅派卫青、李息两人出征;而且,卫青所率军队由当年的一万增至三万;李息只是卫青的副将。这一变化,说明汉武帝对卫青的信任度大大提升!
  雁门一战,引来了匈奴更大规模的报复。
  匈奴大举入侵,杀死辽西太守;在雁门,又杀死和掳去几千人。
  仅一个多月,匈奴再次进犯上谷、渔阳。由于韩安国上书请求停止屯军(驻扎军队。一边驻守边境,一边垦荒种地),军营中仅有七百多人,无法打退匈奴骑兵,只好退回军营,匈奴掠夺了一千多人和牲畜、财物,扬长而去。
  卫青出身骑奴,并未受过多少教育,读过多少兵书,和他共事的有老一辈名将韩安国、李广,也有同辈的青年将领公孙贺、公孙敖,为什么他人接连失败,卫青却屡战屡胜?
  应时东风第一枝
  论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卫青不如韩安国;论驰骋疆场、经验丰富,卫青不如李广。然而,韩安国郁郁而终,李广免死而赎为平民,唯独少年卫青捷报频传。我认为原因有三点:
  第一,才干。
  《史记·佞幸列传》末尾言: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司马迁认可卫青、霍去病二人的才能。卫青是外戚不假,可他是有才能的外戚。西汉一代不少外戚都得到过重用,但是,有些纯粹就是因为自己是皇亲国戚而受封赏,自身并无真本事。如王信是汉景帝皇后王娡的哥哥,被景帝封为盖侯(卒立王夫人为皇后,其男为太子,封皇后兄信为盖侯)。田蚡、田胜是王娡同母异父的弟弟,分别被封为武安侯、周阳侯(武安侯田蚡者,孝景后同母弟也……蚡弟田胜,皆以太后弟,孝景后三年封蚡为武安侯,胜为周阳侯)。卫青不一样。战争毕竟是战争,如何调兵遣将,如何进攻防守,如何整体协调……非将才不能胜任。龙城大捷,证明了卫青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
  《资治通鉴·汉纪十》载:青虽出于奴虏,然善骑射,材力绝人;遇士大夫以礼,与士卒有恩,众乐为用,有将帅材,故每出辄有功。这是说卫青虽然出身微贱,但善于骑射,材力过人;与士大夫交往很注意礼节,对士卒很关心、很宽容,常施恩惠,因而大家乐于接受卫青的调遣。卫青本人又有将帅之才,故每次出击都能立功。然后司马光结论:天下由此服上之知人。
  此次出征前,卫青的才干突出表现在他选择龙城作为进攻对象。
  为何要进攻匈奴王廷龙城?
  一是不会无功而返。
  这一方略非常大胆!龙城既然是匈奴祭祀祖先之地,不可能没有匈奴人驻守。选择匈奴王廷作为目标,肯定不会像公孙贺一样无功而返。
  二是不会遭受重大损失。
  龙城地处匈奴腹地,从来没有汉军到达过。而匈奴人一贯是青壮年出征,老弱者留守。在王廷既能找到匈奴人,又无匈奴重兵,汉军可以只管打,不用防。正如兵法所言: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李广、公孙敖都败在遭遇匈奴重兵,寡不敌众。
  卫青则不然,他选择智取而不是强攻。
  第二,时代。
  武帝时,汉朝对匈战略由开国以来的被动防御,转为千里奔袭的主动进攻,转为大规模骑兵军团的机动作战。卫青在汉武帝的亲自部署下,熟练了新的作战模式。这是需要英雄的时代,卫青生逢其时。
  如果拿李广比较,我们会看得更透彻。李广有高超的射艺,个人能力勿庸置疑,但是,李广终生不得志,重要原因就是他生不逢时。
  文、景两朝休养生息,在对匈关系中以防守为主。李广曾做过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的太守,汉朝吩咐他的任务是防备匈奴,而非主动出击,客观上使素以奋力作战闻名的李广失去了很多建立战功的机会。
  武帝时代,开始采取千里奔袭、深入匈奴、主动进攻的战略。而李广已老,他没有了卫青的朝气,战绩自然不显著。
  元光六年(前129),卫青直捣匈奴龙廷,正是他顺应战略转变,创造性应用战术的结果。
  第三,运气。
  卫青最大的运气,在于拿到了率兵出征的“令牌”。卫青从未上过战场,只因姐姐受宠,而被特别关照。没有汉武帝任将出征,卫青没有机会成为抗匈名将。
  我们不妨先看看李广。
  李广是边地宿将、名将,声名显赫。
  元光六年(前129),李广和卫青一样,都带一万军队。结果,卫青一路未遇强敌,直捣龙城,李广却遭遇匈奴主力,兵败被俘(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假如卫青遇到匈奴大军,无疑,也会成败兵之将;但是,恶运偏让李广赶上了。
  再看看另外两个年轻的公孙将军。
  一个是公孙敖,一个是公孙贺。他们也是各带一万军队出征,结果,公孙敖不顺,损兵七千,自然是杀头罪。公孙敖与卫青挚交密友,卫青首战立功之时,他却只能靠赎金买了条命。
  公孙贺是卫青的姐夫,这次也无功而返。相对于李广和公孙敖,他是幸运的;但相对于卫青,公孙贺还是背运。
  从此以后,卫青屡战屡胜,平步青云,封侯拜将。同时,大汉军中,呼声最高的军事天才——飞将军李广,黯然退场,又一次错过封侯机会。“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究竟是为什么?
  《二战风云人物》艾森豪威尔

  (上)
  内容简介:
  一、在美军历史上,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曾获得很多个第一。
  在美军历史上,共授予10名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晋升得“第一快”;他出身“第一穷”;他是美军统率最大战役行动的第一人;他是第一个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军最高统帅;他是美军退役高级将领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第一人;他的前途是“第一大”——惟一的一个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
  二、艾森豪威尔虽然很自信,但是他并没有把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作为一个干了二十多年没有实战经验的参谋,艾森豪威尔最大的希望就是以后能有机会指挥一个师的兵力。他做梦也不曾想过,有朝一日能成为美国欧洲战区总司令,并进而成为盟军的最高统帅。
  三、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欧洲战区总司令,并进而成为盟军最高统帅,不是偶然的。时任陆军参谋长的马歇尔是通过几件事,逐渐感觉到了艾森豪威尔不是一个普通的参谋,而是一个卓越的统帅。
  四、当了二十多年的参谋,忽然于一夜之间成了美国欧洲战区的总司令,并进而成为领导盟军的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如何于最短的时间完成这种角色的转换?盟军之间的矛盾丛丛,分歧很多,艾森豪威尔采取什么样的有力措施来化解矛盾,消除分歧?
  五、艾森豪威尔非常务实,他采取的措施简单易行,富有成效,不仅加强了美国军人与英国军民之间的沟通,缓解了矛盾,而且极大地激发了美军对德、意法西斯的仇恨,调动了广大官兵的作战积极性。
  (全文)
  在美军历史上,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
  美军历史上,共授予10名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晋升得“第一快”。这一军衔潘兴从准将到五星上将用了13年;马歇尔从上校到五星上将用了20年;麦克阿瑟从上校到五星上将用了16年;布莱德雷从上校到五星上将用了9年;阿诺德从准将到五星上将用了12年;欧内斯特。金从上校到海军五星上将用了19年;切斯特、尼米兹从海军上校到海军五星上将用了18年;威廉。哈尔西从海军上校到五星上将用了16年,威廉。莱希从海军上校到海军五星上将用了27年的时间。而艾森豪威尔他从上校到五星上将仅用了4年的时间!这是他的“第一快”。
  那么,艾森豪威尔是怎样当上统帅的?
  提起艾森豪威尔当上统帅,必须讲一个人,乔治。马歇尔,因为是乔治。马歇尔这个“伯乐”看上这个“千里马”的。
  马歇尔在美国五星上将里面,名列第二,仅次于潘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担任陆军参谋长,这个职务负责陆军的军政、军令权,当然,他对美国陆军高级军官的人事提名具有全权。由于罗斯福总统非常信任马歇尔,因此马歇尔提名晋升的军官,罗斯福总统一般照准。
  马歇尔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知人善任”。他随身有一个笔记本,黑皮笔记本,记录着他耳闻目睹的一些有才华、有培养前途的军官的名字和表现,并且有他的评语。比如,他对巴顿的评语是这样的,他说:“此人能带领部队赴汤蹈火。”这是第一个评语。
  第二个评语:“要用一根绳子紧紧地套住他的脖子”。
  第三个评语:“一有装甲部队,立即交给他指挥。”所以,马歇尔对巴顿的评语是入木三分哪!
  只要上了马歇尔黑皮笔记本,就有可能成为更高一级的军官,升官啊!艾森豪威尔就上了马歇尔这个黑皮笔记本。
  但是,马歇尔选将有自己的标准。根据艾森豪威尔自己的回忆录讲,他自己回忆说,马歇尔用人的原则:第一个原则,坚决不用跑官、要官的人。用我们现在的话“跑官、要官”,不用。即使是有人给某某人说好话,并且甚至施加压力,也不行。马歇尔曾经对帮助给一个军官说好话的人说,他说:“如果他是你的朋友,你对他的最大帮助,就是不要在我的面前提起他的名字。”你给他说好话,我偏不用。
  第二、就是不用文过饰非,邀功推过的人。马歇尔认为,高级军官必须在他们的职权范围内,用自己的结论去思考,去行动,遇有责任就推卸,不可能胜任他们的工作,这是第二个评语。
  第三,不用事必躬亲的人。在马歇尔看来,这种人习惯埋头于琐事,琐碎的小事,他没有能力去处理战争中更重大的问题。事必躬亲的人,他不用。
  第四,是慎用性格粗暴的人。为什么?这种人通常把坚定有力和蛮不讲理混为一谈。
  第五,不用悲观主义者。马歇尔认为,这种人往往会把困难说得非常可怕,并且特别害怕,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去克服困难。悲观主义者不用。
  第六,不用不团结的人。马歇尔认为,战争不是一个人的事业,不善于团结的人,很难将战争的协奏曲奏好。所以,艾森豪威尔的个性就非常符合马歇尔的用人标准。
  第一件事是1941年夏天,艾森豪威尔在克鲁格手下,就是第3集团军当参谋长,军衔:上校。当时,这个集团军正搞一次大规模的演习,夏季演习。这次演习最突出的特点,是后勤协调得好,后勤保障及时、有力。这个问题在当时美军中是一个大大的难题。后勤保障问题不协调。这次演习计划都是艾森豪威尔弄的,马歇尔看了这个之后,他说,后勤保障牵涉面极广,能如此协调得好,得益于事先计划得周密。于是,这个评价就上了马歇尔这个黑皮笔记本。这是艾森豪威尔第一次上了他的笔记本。
  第二件事,就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艾森豪威尔被调到陆军部工作的第一天发生的事情。由于艾森豪威尔曾经是在麦克阿瑟办公室工作,在麦克阿瑟办公室工作了6年,对菲律宾防务非常了解,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本人的关系又非常好,俩人私交很好,但是他们是上下级关系。所以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马歇尔就把他调到陆军部作战指导计划处负责远东事务。
  1941年12月7号,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10日,艾森豪威尔向马歇尔报到。报到这一天,马歇尔跟他讲了20分钟,为什么把你调来?然后问他一句话:“我们在远东太平洋行动方针是什么?”
  就问他这一句话。如果艾森豪威尔当时就回答是什么,是什么的话,你不问我吗?“知无不言”啊!那么就很可能不会有后来我们见到的艾森豪威尔了。因为马歇尔最讨厌对重大问题脱口而出的行为——马歇尔认为,这种不加考虑就给予答案的做法,投机的成分很大。
  然而,艾森豪威尔却想了片刻,冷静地说:“将军,让我考虑几个小时再回答你这个问题,可以吗?”
  马歇尔说:“好!”但是,在他的笔记本里面,艾森豪威尔的名字下面又多了几个字:此人完全胜任准将军衔!这是第二件事情,上他笔记本了。
  第三个上了笔记本事情,是在决策美国究竟是“先欧后亚”,还是“先亚后欧”,还是“欧亚并重”的战略问题上。在这个问题上,艾森豪威尔的表现出色。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国上下多数人都认为,应该在太平洋作为美军的主战场。美国当时建国一百多年,没有挨过打,小日本一下子把太平洋舰队炸得稀里哗啦,美国上下同仇敌忾,要求将太平洋战场作为美军的主战场,把战争重心放在太平洋,先打败日本,再去打希特勒。然而罗斯福和马歇尔从大战略考虑,必须要“先欧后亚”,先打败希特勒,回过头来再打日本人,把主要作战力量放在欧洲,而不是放在亚洲,不能将美国武装力量化整为零地在太平洋战区作战。所以,1942年4月7号,马歇尔先到英国访问,和英国人达成了一项联合作战的议案。回过来之后,他没有对任何人透露议案草案的内容,然后让艾森豪威尔飞往英国做一次实地考察,并对在英国设立美军指挥机构,处理日后征兵等事务提出具体建议。艾森豪威尔领命飞赴伦敦,10天之后,回国了。6月8日,他完成了一份报告,就是《给欧洲战区指挥将领的命令》这个报告,放在马歇尔的办公桌上。在报告中,艾森豪威尔详细地提出了,美军在欧洲作战,各军兵种统一指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