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四次改革货币,为何说他最后葬送了自己?

2024-04-29

1. 王莽四次改革货币,为何说他最后葬送了自己?

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历代帝王上任后都会对货币进行改革。这些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内繁荣发展,但是也有一些不合时宜的货币政策让国内的经济紊乱。而我们今天就来看看王莽的四次改革,最后是如何葬送自己的?其原因是他没有明白货币的意义。

一、掠夺财富王莽担任大司马之后就实施一系列改革,首先提出给官员发养老金,发展教育等方面的措施。但是这些实施起来需要财力支撑,于是他带头捐钱捐田,还鼓励官员也跟着捐钱。但是这些钱对于改革来说远远不够,于是进行第一次货币改革,其目的是为了搜刮民间财富。后来王莽篡位后进行第二次改革,其目的也是为了掠夺财富。两次改革都被民众察觉王莽的目地,所以民众坚决不用新版货币。

二、民间抵制因为民间不断抵制王莽发行的货币,所以原本的五铢钱的需要量增加,甚至出现很多民间私自铸造五铢钱的人。当然王莽对于这些人也是暴力镇压,采取连坐受罚的策略。后来第三次改革发行布币,但是依然以失败告终,因为货币的购买力取决于它的价值。而布在民间已经没有价值可言。经历三次货币改革,王莽成功收获民众的怨声载道,所以第四次货币改革时他颁布一种重量和面值跟五铢钱差不多的货币,也就是说王莽折腾一圈又回到原点。

三、货币的购买力很多经济学家评价王莽其次货币改革失败的原因是缺乏对货币购买力的有效认知。另一方面就是他想搜刮民间财富,但是每次都被民众识破,所以寸步难行。而他之所以要掠夺财富是为了建立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也就是说不断发动战争扩大领土。

王莽四次改革货币,为何说他最后葬送了自己?

2. 王莽的四次货币改革

王莽建立的新朝是两汉之间的短暂插曲。他幻想按照《周礼》模式进行托古改制,其铸造的货币都模仿东周的刀和布。王莽八年内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铸造的货币虽然精美,但因脱离现实,违背客观规律,最终难逃失败命运。

3. 如何评价王莽的货币改革?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王莽的货币改革是失败的,这是因为王莽的货币改革完全超出了当时的社会发展,过于的超前,直接就带来了通货膨胀,每一次进行币制改革之后,都会让很多老百姓破产,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和老百姓的矛盾增加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否定了货币运动的一个客观规律,所以注定是失败的。

当时王莽在夺取西汉政权之后,可是当时大部分的权贵都兼并土地,以至于到了西汉的中后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很多老百姓生活异常的困惑,也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直接引发了社会阶级矛盾,危及了皇权的巩固和统治。所以在面临这样一个背景下,王某就选择用改革的方式来进行巩固统治,可是王莽的改革却失败了,就是因为王莽的改革直接激化了社会的矛盾,让经济秩序大乱,直接引起了一些利益集团包括农民的反抗,所以很快改革失败,王莽最终也被起义军所杀。

王莽当时的新政的主要改革内容针对于土地实行了井田制,进行了国有化,私人是不准进行买卖的,将土地重新进行分配,主要给到没有土地的农民。而且也强迫一些无业游民,劳动在服役期间由政府供给一时,同时政府也加强对于物价控制进行行业垄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商人的积极性。同时还进行改革币制,恢复刀币、布币等流通,但是因为币制改革太过于频繁,造成民间交易很不流通,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就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让很多老百姓出现破产。

最后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王莽的改革是加速了西汉王朝的灭亡,可是这也只能说当时西汉王朝的问题已经太大了,王莽确实没有办法再继续下去了。

如何评价王莽的货币改革?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4. 王莽的四次货币改革是怎样的?为何让新朝彻底走向灭亡?

新朝一个让人陌生的朝代,但却又让人熟悉的朝代,因为它是中国少有的几个大一统的王朝,却也是存在的时间仅次于秦朝的王朝。《汉书.卷九十九上》载“以戊辰直定,御王冠,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新’”。公元8年,早已是大汉摄皇帝的王莽终于走上了最后一步,他先是上金匮策书于高祖庙,说自己乃是真命天子,而逼迫太皇太后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并以孺子婴皇太子的名义颁布诏书称要禅让于他,之后在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后,于十二月登基称帝,建国“新”。

不过这个大一统的新朝却只历经15年就被绿林军所推翻,公元23年秋天,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混乱中为商人杜吴所杀,死于未央宫的渐台中,自此存在仅15年的新莽政权正式宣告终结。其实现在很多人都想不通,为何如此强大的新朝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被农民起义军给推翻,以华夏数千年的历史来看,很少会有王朝会在开国皇帝的统治下就宣告终结的,那么新朝为何会成为这个特例呢?

其实新朝会灭亡,完全就是因为王莽混乱的改革行动所造成的。众所周知王莽登基后对于新朝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比如建立王田制、私属制、五均赊贷、六筦政策等等全新的制度,这些制度虽然最初的目的几乎都是为了让天下的百姓过得更好,但是由于当时王莽的属于“只会说不会做”的主,所以这些政策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百姓非但没有变好,反而是越过越差,并最终造成王莽众叛亲离,直至新朝灭亡。
而之所以这些改革会造成如此的局面,关键就在于王莽的改革行为大多都是“喜怒无常”的,也就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丝毫就没有制度可言。比如在公元9年王莽就下了一道诏书,他说到“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以御魑魅。”这道诏书的意思大概就是说在这个时候新朝所有的土地都将划归国有,任何人都不得买卖,而如果一家人口有8人,可免费获得900亩的土地,而没有超过8个人的,却有超过900亩土地的,就需要将超出的土地送给那些没有田地,或者田地不够的人,而剩下的就全部归国家所有,此外以后的奴婢不得私自买卖。

以上的这个政策其实表面看起来非常的好,如果真的能够正确的实施下去对于天下的百姓绝对是有利的。但是似乎王莽忘记了,在当时整个新朝拥有土地最多的不是百姓,也不是富商,而是他朝堂上的那些王公贵族,和前汉的那些诸侯们。想想看如果真要实施这个政策,这些新朝处于权力最高点的人能同意吗?显然不能,于是这道诏书一颁布,造成的结果就是那些权贵纷纷起兵造反,先是汉徐亭侯刘快起兵造反,后全国各地的那些旧汉的权贵们也纷纷响应起兵反对王莽。

到了最后连那些原本支持王莽的人也提出异议,他们说道“井田虽圣法,其废久矣。周道既衰,而民不从。秦知顺民心,可以获大利也,故灭庐井而置阡陌,遂王诸夏,讫今海内未厌其敝。今欲违民心,追复千载绝迹,虽尧舜复起,无百年之渐,弗能行也。天下初定,万民新附,诚未可施行。”最终才不到数月的时间王莽就被迫又下了一道旨意,说“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犯私买卖庶人者,且一切勿治。”也就是之前所说的都不算,一切归旧制。想想看一个帝王在不到数月的时间就推翻了自己所定下的这些改革政策,这个皇帝是不是太言而无信啦?你这叫天下的百姓如何信服呢?
当然在当时王田制、私属制这些并未真正造成什么影响,毕竟当时那些王公贵族大部分还是支持王莽的,而那些百姓也已习惯了存在数百年的土地私有制,所以王田制实施不实施对于那些百姓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接下来的王莽关于货币改革的“反复无常”却最终让新朝走向了毁灭的道路上。

在新朝建立之后,王莽为了削弱前汉的那些王公贵族的势力,也同时为了能够解决西汉末年国库空虚的情况,再加上王莽登基之后就一直想着重现汉武帝时期万邦臣服的盛况,所以主张对周边采取武力扩张的政策,一直想进行军队扩编,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莽这一切的想法都是需要钱的帮助才能实现的。也正是因为如此,王莽在没登基之前就开始对整个国家实施了货币改革,从公元7年到公元14年这7年间,王莽先后对全国进行了四次的货币改革。
第一次是在公元7年,据《汉书.卷九十九上》载“五月,更造货:错刀,一直五千;契刀,一直五百;大钱,一直五十,与五铢钱并行。”,《汉书.食货志下》亦载“王莽居摄,变汉制,以周钱有子母相权,于是更造大钱,径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大钱五十”。又造契刀、错刀。契刀,其环如大钱,身形如刀,长二寸,文曰“契刀五百”。错刀,以黄金错其文,曰“一刀直五千”。与五铢钱凡四品,并行。”。也就是说这个月王莽下令在五铢钱之外,增铸错刀、契刀和大钱三种货币,对换比例是一个错刀换五千五铢钱、一个契刀换五百五铢钱、一个大钱换五十五铢钱。

第二次是在公元9年,据《汉书.卷九十九中》载“莽以钱币讫不行,复下书曰:“民以食为命,以货为资,是以八政以食为首。宝货皆重则小用不给,皆轻则僦载烦费,轻重大小各有差品,则用便而民乐。”于是造宝货五品”。也就是说王莽在第一次币制改革过了仅仅2年,就又再次进行改革,而这次改革较上次也更为的彻底,这一次就是将之前的五铢钱和刀币全部废除,不得再用。然后再次发行全新的货币,曰“宝货”来替代这些旧币的作用。
所谓的“宝货”就是将以金、银、龟、贝、铜五物分别制造成钱货、黄金、银货、龟货、贝货、布货等二十八种货币,包括小钱、七铢、九铢等钱货六品,黄金等银货二品,公龟、侯龟等龟宝四品,大贝、壮贝、幺贝等贝货五品,大布、次布、弟布、壮布等布货十品。

而王莽为何一定要废除五铢钱和刀币呢?在《汉书.食货志下》也给出了原因,其载“莽即真,以为书“刘”字有“金”、“刀”,乃罢错刀、契刀及五铢钱,而更作金、银、龟、贝、钱、布之品,名曰“宝货”。”。这个理由在现在看来其实很离谱,就是王莽在当时发现刘姓有带“金”和“刀”这两个字,而他认为这个有怀念之前大汉的意思,于是就决定在全国废除五铢钱和刀币,改而用“宝货”来替代。而对于民间刚刚才使用新货币不到2年的时间的这个问题,王莽可以说是丝毫都不考虑。

第三次是在公元10年,这一次王莽就是将前年所颁布的“宝货”又全部废除,只留小钱值一和五钱五十两种货币继续使用,并恢复使用汉朝五铢钱。至于为什么王莽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又废除掉“宝货”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流通不出去。从以上的信息我们可知在王莽设立“宝货”的时候,光光是货币的种类就有二十八种,而这二十八种每种的换算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这就造成了在民间根本就没人愿意使用这些货币,因为这些货币使用起来真的很麻烦,而几乎都是在偷偷的继续使用五铢钱。
虽然王莽曾经几次三番的下令民间一定要使用这些“宝货”,甚至都采取了极为严厉的措施,如《汉书.卷九十九中》载“百姓不从,但行小大钱二品而已。盗铸钱者不可禁,乃重其法,一家铸钱,五家坐之,没入为奴婢。吏民出入,持布钱以副符传,不持者,厨传勿舍,关津苛留。公卿皆持以入宫殿门,欲以重而行之。知”。也就是说在当时为了防止民间继续再私自铸造大小钱,只要发现一家,周边的五家都要连带着去为奴为婢。

甚至在当时王莽为了能够让这些货币流通出去,都开始设立了一个奇葩的规定,那就是在当时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吏进出城门只有出示布钱才能自由出入城门,而王公贵族也只有拿着布钱才能入宫见驾。但是就是在当时这样严厉的措施下,“宝货”都还是未能流通,而就是如此最终王莽在仅仅一年之后就宣布废除了这条制度。
第四次是在公元14年,这一次王莽又将之前所定的大、小钱,及五铢钱全部废除,改用货布、货泉两种。据《汉书.卷九十九下》载“是岁,罢大小钱,更行货布,长二寸五分,广一寸,真货钱二十五。货钱径一寸,重五铢,枚直一。两品并行。”也就是说在4年之后,王莽又把之前定下的大、小钱废除,重新又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货币,那就是货布和货泉。

而且这次王莽为了确保货布和货泉的流入,则是下达了更狠的命令,那就是“敢盗铸钱及偏行布货,伍人知不发举,皆没入为官奴婢。”就是说在当时如果谁敢盗铸钱或者是只使用货币的话,就直接为官奴婢,而那些知道却不举报的人也是如此下场。
但是在当时事实上王莽所发行的货布、货泉的兑换比例极为不公平,据《汉书.食货志下》记载“直货泉二十五”,也就是在当时一货币可以换二十五货泉,这个乍看起来没啥问题,但是需要知道在当时“货泉径一寸,重五铢”,而货布却只是“重二十五铢”,也就是说一个重二十五铢的货布却能兑换二十五个重五铢的货泉,想想看在这其中百姓们要亏多少钱?而王莽明知如此,却一定要百姓少使用货币,而多使用货泉,你说这如何办呢?

其实从以上的记载我们就可以明确的得知一个答案,那就是新朝亡的不冤枉。试想下一个王朝在仅仅只是7年的时间,就接连换了3种货币,而且每次进行改革的时候都要把前一种货币全部废除掉,而在这之中使用最长的货币也就只是4年的时间。其实就是说当王莽每换一次货币的时候,百姓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都会白费,因为之前的货币已经不能用了,而在当时虽然新朝允许百姓拿旧币去兑换新币,但兑换的比例明显就是不成正比的,这样就等于说每次王莽的货币改革进行一次,百姓的财产就会打一个对半折。
而以上就是当时王莽进行货币改制后,整个天下的反应。“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至涕泣于市道”,可以说每当王莽实施一次货币改革,全国的物价都会飞涨,经济就会变得越来越糟糕,而百姓为此破产的更是数不胜数,更甚者连那些王公贵族都不例外。想想看就是如此新朝焉能不败呢?焉能不亡呢?

正如《中国货币史》所说“中国历代币制的失败,多有别的原因,而不是货币本身的缺点,只有王莽的宝货制的失败完全是制度的失败”,是的,在当时王莽几乎隔几年就会对全国的货币进行大改革,7年,王莽在汉代五铢钱的基础上,加铸契刀、错刀、大钱。9年,因“刘”带有金和刀就将除大钱外的货币全部废除,并铸小钱与大钱通用。10年又另造钱货、黄金、银货、龟、贝货、布货等二十八种货币来供全国使用。但是在11年又因为百姓的抵制,就又将这些货币全部废除,只留小钱与大钱,并重新使用五铢钱。但是在14年,又因为某种情况,王莽又将之前所有货币全部废除,重新又创造了货币、货泉两种货币。

也就是在王莽这样反复的货币改革下,新朝的经济变得越来越混乱,百姓的生活也变的越来越苦。可以说在当时整个国家所发行的货币几乎都没有信誉可言,百姓根本就不敢拿着货币来进行交易,但是在朝廷的威逼下,百姓却又不得不收下这些货币。可是王莽却又是一个能折腾的主,时不时就废掉这个旧币,又创造出另外一个新币,就这样整个国家几乎有三分之二的百姓被王莽的货币改革给折腾成破产,亦或濒临破产。想想看一旦百姓或破产,或濒临破产,他们能活的下去吗?而一旦活不去摆在百姓面前的就只有“造反”这一条路了,而就是如此最终新朝亡在了绿林军的手中。

5. 王莽在货币上进行的不合理变革造成了哪些影响?

货币不合理的变革,引起了经济混乱,加速了王莽财政的崩溃和人民的破产。他滥行五家连坐的盗铸法,实际上恢复了残酷的收孥相坐律。犯法的人没为官奴婢,铁索系颈,传诣钟官,以十万数。到达钟官以后,还要易其夫妇,以至愁苦而死者十之六七。这项法令增加了汉末以来奴隶问题的严重性,使人民受苦最深,人民的愤恨最大。

王莽在货币上进行的不合理变革造成了哪些影响?

6. 王莽在货币上面进行了哪些变革?

居摄二年,王莽加铸错刀、契刀、大钱等三种钱币,规定错刀一值五千,契刀一值五百,大钱一值五十,与原有的五铢钱共为四品,同时流通。
始建国元年,王莽废错刀、契刀与五铢钱,另作小钱,与大钱一值五十者并行,并且颁令禁挟铜炭,以防盗铸。
始建国二年,王莽改作金、银、龟、贝、钱、布,名曰宝货,凡五物(钱、布皆用铜,共为一物)、六名、二十八品。
人民对王莽钱币毫无信任,都私用五铢钱,王莽又加严禁,人民反抗不已。王莽迫于民愤,暂废龟、贝等物,只行大、小钱,同时加重盗铸的禁令,一家铸钱,五家连坐,没人为奴婢。
地皇元午,王莽又尽废旧币,改行货布、货泉二品。

7. 王莽货币改革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王莽进行“货币改革”不仅是搜刮民财,实在是祸国殃民之举。
王莽制造的“莽币”即“大泉五十”,今出土的重量只有8克,估计当时的重量也应该不超过10克。而之前通行的“五铢钱”重量是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五,现在的重量大约4克。“大泉五十”重量只相当于“五铢钱”的2.5倍左右,但是却当五铢钱面值的50倍来使用。须知当时的“铜”十分珍稀的,就是当时的“硬通货”。这样“大泉五十”的实际价值远远低于面值。这难道不是疯狂的掠夺老百姓的财富吗?那个“一刀平五千”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谓“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就肯定有人以命相搏”,所以后来出现了很多私人伪造“大泉五十”等货币的现象。尽管王莽进行了“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一人铸钱,满门抄斩,但是铸私钱还是屡禁不止,利润太大了。这些终于使经济陷入了崩溃。
后来终于王莽政权死在了这个钱币之上。
不过,王莽的“大泉五十”、“一刀平五千”铸造相当精美,到现在已经很值钱了,其收藏价值远远超过五铢钱。但是可惜,那时的老百姓恐没人能活到现在,已经享受不到“大泉五十”和“一刀平五千”大幅升值的快感了。

王莽货币改革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8. “造币狂人”王莽,一生4次强推币制改革,最多一次发行28种货币,这是为何?

王莽在位期间推行了4次币制改革,他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从而来缓解当时社会关于钱币方面的矛盾。
但是他所做的事情并没有达到他预期的结果,甚至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以及负担。王莽改革的时候,强行发行了新的货币,强行使用推举这种货币政策,并且建立了新的换算方式。

这对于当时的老百姓来说是非常麻烦的,因为王莽所推举的货币换算非常的繁琐,而且货币种类十分多,所以老百姓私下还是偷偷的用之前的货币。
然后王莽发现之后,就开始强制实施,并且是必须使用他所推行的这种货币换算方式。不然的话一旦被发现不仅要坐牢,而且要连坐。

虽然说王莽自己制造的货币,在我们现在看来是一种艺术品,非常的精美。但是这对当时的民众而言,是一种非常沉重的负担,并且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王莽真的是非常成功的演绎了什么叫一手好牌,被自己打的稀烂。
他的治国方式和理念太过于理想化,以至于他没有想象出在当时的社会是不是适用。

所以这就导致他好心办坏事,明明是想要把社会治理的更好,但是却被大家所反对。而且在遭到反对之后,不思进取,甚至想继续把这个政策给推行下去。
所以在他这种看起来明智,其实昏庸的统治下,开始各地不停的发生灾难,民众不停的发起暴动,最后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