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

2024-04-28

1.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

本专业主要面向选煤厂、焦化厂、煤炭气化厂、甲醇乙烯生产、化工厂及其他煤炭深加工企业,培养具有相当专科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技术人员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运 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的经营管理和组管理的能力。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的生产实践能力,适应煤炭深加工生产、实践操作及生产技术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摘要】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提问】
请问多少分录取【提问】
本专业主要面向选煤厂、焦化厂、煤炭气化厂、甲醇乙烯生产、化工厂及其他煤炭深加工企业,培养具有相当专科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技术人员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运 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的经营管理和组管理的能力。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的生产实践能力,适应煤炭深加工生产、实践操作及生产技术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回答】
请问你指的是哪个学校,你在哪个省上学,才可以查到相关分数线【回答】
晋中榆次职业学院【提问】
最低分数线为375分【回答】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

2. 煤炭深加工的专业优势

1.区域优势:山西新型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必然拉动对高技能煤化工人才的需求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大力发展洗煤、型煤,提高煤炭洗选加工的程度;稳步实施煤炭液化、气化工程;加快低品位、难采矿的地下气化等示范工程建设,带动以煤炭为基础的新型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思想,山西煤炭工业深加工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煤化工技术的迅猛发展,必然带动对高技能煤化工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建立以“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为龙头,选煤技术、煤质分析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正贯彻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充分满足企业、行业的需求。2.专业定位科学,方向明确,课程体系不断优化“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始终坚持为煤矿和煤炭行业培养优秀人才的办学宗旨,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为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在“贴近实际,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体现实用,构建技能型人才质量的新规范”的基础上,突出“应用”,优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突破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模式,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将课程结构调整为“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技能训练课”的新课程体系。职业基础课以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为核心,突出基础知识向应用能力转化;职业技术课以提高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性为目的,重在岗位平台课程建设,增强专业的扩展性及多向适应性;技能训练课根据岗位技能要求及国家对相关职业准入制度要求进行专门设计,基本技能训练与专业专项技能训练均根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或执业资格证书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及时跟踪先进技术的发展。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大幅提高,该专业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3.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公共课教学改变单一的“授—受”式教学方法,推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开放式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增强理论教学的直观性与实践教学的知识性。在专业课教学中,直接给出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减少纯理论知识的讲解,加大专业技术的讲解,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和融合。

3. 煤炭深加工的专业概况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从2000年开始招生高职学历学生,目前本专业有三年制与五年制高职层次学生900多人,该专业目前为我院的重点专业。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技能多广、综合素质高、富有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面向煤化工行业经济发展的、牢固掌握专业必需的基本知识,经过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和生产实践,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可从事煤化工专业的生产操作、设计开发、调优、产品质量检测等工作。学生毕业后可在煤质化验、选煤、焦化、煤化工等多个专业领域工作。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名,副教授6名,高级工程师2名,讲师3名,实验师1名,工程师2名,助讲及助理实验师6名;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1名,5人正读硕士研究生, 1名攻读博士学位,80%专业教师具有硕士学位资格;40岁以下教师10人,青年教师总占数的50%;高级、中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70%;专业教师中有工程师及职业资格考评员证书人数达13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5% 。专任教师队伍结构比较合理,素质较高。另外,专业基础课(有机化学、电工学、金属工艺、工程制图、化工机械)教师5名。本专业从9个选煤、焦化企业聘请高级工程师、工程师12名,担任兼职教师,从事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指导工作。本专业有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3名。其中5名教师为山西省煤炭科技专家。本专业适应了煤化工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为生产、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特别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2004 年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具体指导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参与下,充实了专业教学内容,以此指导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建立了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为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校内实训基地也得到不断完善,该专业在几年高职教育的改革实践中边探索边总结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近三年教师撰写的国家级及省级科研论文26余篇;国际论文4篇,并均被SCI收录;撰写教改论文4篇;编写高职教材5部,其中担任主编的教材4部,一部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本专业自1988年开办以来,已为社会培养了1700多名“功底深、上手快、能力强、素质高”的中、高级技能性人才,遍布全省各大煤炭加工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岗位。学院改制以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4年保持在97%以上,毕业生质量明显提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煤炭深加工的专业概况

4. 2012年煤炭行业的发展状况?采矿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

您好,本人采矿毕业生。
2012年煤炭行业延续了自2011年11月开始的下滑,煤炭价格持续走低,煤企效益大幅下滑。同样的,煤矿的工人收入也跟着煤价的下降而下降。今年年中的时候,煤价已经累计下跌20%以上,矿工的收入也已经下降上千元。不过2012年年底,这种形势可能会略有好转,因为冬季供暖需要大量用煤,或许能够给煤企一点温暖。但是明年开春时候,或许就是煤企们的冬天了。
至于采矿专业的前景,个人认为非常不乐观。原因很简单,就是国际大环境不好,各大企业都在减产甚至停产,这将导致用电需求较低,间接就导致了煤炭的需求降低。而且前几年由于煤炭过于赚钱,很多人都是看重采矿的暴利到新疆和内蒙疯狂开矿,最后导致国内产能严重过剩。这一供一求两方面的原因,导致煤炭行业需要用很长时间去调整。调整的代价,就是采矿工作者的收入。
也就是说,以后干采矿,就业肯定没问题,但是收入就有问题了。
望采纳。

5. 煤的深加工有哪些?

煤的深加工有:
1、炼焦
把煤置于干馏炉中,隔绝空气加热,煤种有机质随温度升高逐渐被分解,其中挥发性物质以气态或蒸气状态逸出,成为焦炉煤气和煤焦油,而非挥发性固体剩留物即为焦炭。
焦炉煤气是一种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煤焦油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油漆、染料、医药、炸药等。焦炭主要用于高炉炼铁和铸造,也可用来制造氮肥、电石。电石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合成化工产品。
2、气化
气化是指转变为可作为工业或民用燃料以及化工合成原料的煤气。
3、低温干馏
把煤或油页岩置于 550℃左右的温度下低温干馏可制取低温焦油和低温焦炉煤气,低温焦油可用于制取高级液体燃料和作为化工原料。
4、加氢液化
将煤、催化剂和重油混合在一起,在高温高压下使煤种有机质破坏,与氢作用转化为低分子液态和气态产物,进一步加工可得汽油、柴油等液体燃料。加氢液化的原料煤以褐煤、长焰煤、气煤为主。

扩展资料: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煤炭施工企业也推向了市场,然而煤炭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大的变化,机制不活。
煤炭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煤炭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煤炭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煤炭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中存在的过度竞争,相互压价、低价中标,仍然是普遍现象。
煤炭施工企业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一些法律法规还没有健全,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政策导向、行业行为乃至灰色交易,但无论怎样,市场经济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煤炭施工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化必然要求我们的煤炭施工的项目管理要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
投标风险类似于一般制造业中的市场风险,我国建筑施工领域实行招投标制后,施工企业基本上都要以投标报价的形式争取中标。为了获取工程项目,企业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一个企业如果拿不到工程项目,就无利可谈,为投标而付出的人、财、物也只能由投标企业买单。
如果低价中标或招标文件中有对承包企业不利的条款,或投标报价时计算失误、漏计项目、取费不当,或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经营管理失败而亏损,再加上招标市场上的不规范操作和不正常的因素,给承包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煤的深加工有哪些?

6. 煤炭深加工专业能考研的学校有哪些

煤炭深加工专业没有一级学科,只有不同二级学科下的研究方向。
 煤炭深加工比较专业的学校: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所属院校    河南理工大学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    工学[08] 
   
一、所属学院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    矿业工程[0819] 
【研究方向】   
 (01)资源开采技术
(02)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03)采动损害与保护
(04)矿山岩体力学与工程
(05)煤层气开发地质学及应用
(06)煤层气(瓦斯)抽采理论与技术
(07)矿区(井)交通运输工程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817)材料力学      

二、所属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    矿业工程[0819]    
【研究方向】   
 (01)矿物加工理论、工艺及装备
(02)洁净煤技术
(03)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04)煤热化学转化及应用
(05)煤基炭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
(06)能源催化材料与应用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    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    
【研究方向】    (01)能源化工(02)煤基材料(03)工业催化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855)物理化学

7. 煤炭深加工的介绍

煤炭深加工是指将地下开采出来的原煤经过工艺加工,增加其使用价值、提高附加价值的加工过程。煤炭深加工主要有煤炭洗选、煤炭煤气化、煤变电等。煤炭经过深加工,大大提高了煤炭及附属产品的价值,提高了煤炭的综合利用率。

煤炭深加工的介绍

8.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相关

资源开发和利用,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社会、企业和环境和谐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提出用科学的发展战略指导乌海市的煤炭建设,构建就地吃干榨尽的循环产业结构,依托产权改革,实现体制创新,创新管理体制,激发企业活力。

关键词 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乌海矿区

近年来,乌海市的煤炭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煤炭产量持续增长,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条件逐步改善。煤炭工业发展对支撑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煤炭既是资源性行业,又是高危产业。乌海市96%的煤矿采用井工生产、地下作业,矿井开采深度大,水、火、煤尘、瓦斯、顶板和冲击地压等灾害俱全,煤矿管理和安全生产难度大。长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深层次矛盾与经济转型期中出现的新问题交织在一起,煤炭工业发展还存在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科技水平低、安全事故多发、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治理滞后和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等突出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需求的不断增加,煤矿安全、资源和环境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在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进程中,如何将资源环境因素综合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变革传统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模式,是煤炭企业亟待解决的重大而又具有前瞻性的问题。

1 循环经济是煤炭工业发展必走之路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资源循环型经济的简称,是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将人类经济活动高效有序地组织成“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反馈式过程。目的是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一座新兴的资源型工业城市,以乌海为中心的小三角区域是自治区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日渐突出,高消耗、高污染、粗放经营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根据2005年最新的《乌海市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障能力的调研报告》,乌海市可采矿产资源不容乐观。乌海行政地域狭小,煤炭资源储量十分有限,加上周边区域同类工业的迅猛发展和无序化竞争及资源消耗浪费,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所以,必须发展循环经济以做到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从而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和效益型转变,达到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近几年来,乌海市在煤电转换、煤化工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具有了一定规模。但绝大多数工业企业均为加工工业,制造业很少,多为资源能源消耗大,工艺流程简单落后,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粗放型经济,万元产值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均列自治区前列。加之工业布局不合理,结果造成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不但不能改善,而且有加重和恶化的趋势。为此,寻求新的发展方式,实现乌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睫。以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乌海市煤炭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途径。

我市煤炭资源量为24.9亿t,现开发区域保有储量为11亿t,可采储量为7.6亿t;未开发区域煤炭资源量约为10亿t,可开采储量6亿t;全市煤炭资源开采储量共计13.6亿t。国民经济要实现快速发展的目标,又要保持现有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的要求就会更高,这样势必会面对更大的资源发展瓶颈。与此同时,在煤炭的开发利用中,由于开采不合理,煤炭资源平均采出率极低,煤系共生、伴生的20多种矿产,绝大多数并没有利用,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由于煤炭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发展循环经济,就可以沿着煤炭产业生产多种相关产品,如洗选精煤炼焦,煤焦油生产煤化工产品,中煤、煤泥和矸石综合利用发电,煤矸石、粉煤灰及煤渣生产建筑材料、修路、复垦土地、美化生态环境等,把资源吃干榨尽,实现综合利用。因此,要发挥煤炭资源的更大效用,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树立大能源观,对产业链上下游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使煤炭和电力、炼焦、建材等产业同属于一个利益主体,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价值含量,使企业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面上提高竞争力。

2乌海市煤炭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条件

近年来,乌海市煤炭工业在“以煤为本,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战略指导下,把企业的发展放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去思考,通过并购、联合、资产重组等手段,整合了矿区的大部分资源,使乌海矿区初步形成了采矿、洗选、电力、焦化、建材等较为全面的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基础。多年来,我市配套建设了选煤厂和焦化厂,充分发挥资源丰富、煤种齐全的优势,逐步扩大煤炭洗选加工、炼焦及化工产品生产能力,为原煤就地加工创造条件。煤炭企业积极发展具有较大潜力的煤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煤电联营,延伸煤电产业链,实现了煤炭资源就地转化,使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向着优化的方向发展,为实现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变输煤为输电,提供了最有利的基础条件。我市的一些煤炭企业发展建材业,配套建设制砖、水泥等项目,对坑口排出的煤矸石和电厂粉煤灰等废弃物进行深加工,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实现资源的“吃干榨尽”。这将进一步拓宽其他产业生产环节的废物综合利用途径,实现资源的最大产出效益。综上所述,乌海矿区采矿、洗选、电力、焦化、建材等产业基础已经具备。面临国家新一轮能源建设的良好发展机遇,要认真总结汲取建矿几十年来单一产品、粗放经营的教训,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用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统领乌海市煤炭工业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层次,形成较完善的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的经济体系,增强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

3乌海市煤炭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和要解决的问题

在加快建设经济社会的进程中,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煤炭企业带来了空前良好的发展机遇。应加快乌海矿区这一能源基地的建设,以科学的发展战略为指导,构建全新的产业结构,立足自身条件,优化组合资源,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搭配,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1用科学的发展战略指导乌海矿区建设

制定乌海矿区的发展战略,首先要考虑充分利用矿区的资源、地理、管理、技术等条件,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为核心,通过建立生态工业群落,谋求优化配置,实现节约土地、互通物料、提高效率,以矿区企业成员间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和其他设施的共享在经济和环境上实现整体良好表现。通过确定清晰立体的循环经济轮廓,建设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型矿区,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其次要确定乌海矿区的发展目标,利用当地资源和优势,以做强煤炭采选主业为基础,加快发展煤电、煤化工、煤建材、煤焦化、煤气化等相关产业链。经初步规划,到2010年,乌海市煤炭产量将达到2 000万t以上,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00万kW。最后,要充分考虑企业未来可利用的各类资源,考虑投入资源的转换能力和矿区企业的基本素质,围绕矿区较长远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合理安排计划,筹措资金,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使企业方方面面协调一致,朝着既定的方向努力奋斗。

3.2构建就地吃干榨尽的循环产业结构

3.2.1发展煤炭主业,夯实煤炭生产基础

以海勃湾矿业公司、乌达矿业公司、煤焦公司等大型企业为基地,对现有煤矿进行技改扩建,实现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同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实施低成本扩张,通过并购、重组国有地方煤矿,改造联合乡镇煤矿,取得煤炭资源矿业权,扩大煤炭生产能力,确保煤炭主业发展目标实现。

3.2.2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煤基相关产业

加快煤炭洗选业的建设,提高生产能力和入选能力的基础,增加煤炭品种,提高经济效益;大力发展焦化业,生产炼焦化工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快煤电联合步伐,建设劣质煤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和大型坑口发电项目,实现资源的就地转化,加大转化力度;加快建设一批煤矸石制砖、粉煤灰制砖和水泥等建材项目,拓宽资源利用途径,实现生产废料的吃干榨尽。

3.2.3转化资源优势,构建连续生产体系

将各种废物变成下一生产环节的资源,获得连续生产效率,变废为宝。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发展“煤炭—洗选—热电—建材”循环产业链,将洗选加工产生的中煤、煤泥调浆处理,与煤矸石用于综合利用发电,热电联产发展供热;发展煤炭—炼焦—煤化工循环产业链,对生产焦炭的煤焦油、粗苯等副产品进行深加工,生产煤化工产品;构建矿井水循环产业链,以矿井废水和选煤废水,综合利用于矿井生产、选煤、发电、生活及农业;构建新型建材循环产业链,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生产矿用砌块、标砖、路面砖等新型建材,并进行土地复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