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雷公,地下舅公’是什么意思?

2024-05-15

1. ‘天上雷公,地下舅公’是什么意思?

“天上雷公,地下舅公”说明舅公权力的作用。民间到处都有“亲戚舅为大”的俗谚,甚至有“天上有天公,海里海龙王,地上母舅公”等比喻。
舅父,也称舅舅、舅公、舅翁,是母系家族中的兄弟辈人,亲族中称“娘家门上的人”是娘家的全权代表。全国各地家族之外有“舅公为大”的说法,在家族事务的仲裁中也赋予他很大的权力,是与亲族间分家析产和评断疑难棘手事务相关的。
由于舅父的姐妹出嫁后,所生子女在血缘上还有联系,当外甥之间有财产纠纷或对其他一些重大事情出现分歧时,做为舅公可能较为公正地裁决。他们的干预往往能起很大作用。故舅父权在民间传统的家族和宗族关系中占一席重要地位。

扩展资料
舅权是舅父对外甥的特殊权力,是父权制代替母权制的中介环节。许多民族都留下了敬畏舅舅的谚语和习俗,舅舅的地位实质上是男性在母系社会中的家庭和社会地位,当这种地位超越女性时,就形成了舅权。
在福建省民间,舅舅教训外甥被认为是天经地义之事。宁德谚云:“舅舅打外甥,没有一点事。”不过,舅父权大,多在行仪时体现。在平常,甥舅关系十分融洽的。逢年过节,舅舅往往要为外甥备好“压岁钱”,外甥也喜欢到舅家走动。
同安俗谚:“外甥吃母舅新派,没有也要吃到有。”永泰俚语:“外甥打舅舅,比谁拳头大。”从两个侧面反映日常生活中甥舅之间的亲昵和相对平等的关系。随着时代发展,观念改变,舅父权在民间的影响也将日益削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舅权

‘天上雷公,地下舅公’是什么意思?

2. ‘天上雷公,地下舅公’是什么意思

《天上雷公,地下舅公》语意:凡事讲究章法,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劝谕人们按规程行事,切莫随心所欲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古今中外皆然。 客家人特别敬重“舅公”(即舅舅,包括母舅、妻舅),将“舅公”的地位与天上的大神雷公等同起来,足见“舅权”在客家人心目中的至高无上。可以这么说,在所有亲友之中,“舅公”的威望最大,所受到的尊重也最多。 

  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制及父系氏族制早期存在于舅甥之间的一种权利和义务。在母系氏族制时期,舅舅是甥儿、甥女最亲的男性长辈,与姊妹一起承担抚养、教育下一代的职责和义务,年老后则由甥儿、甥女供养,社会职位(酋长、祭师等)和个人财产也由甥儿、甥女继承。舅权在母系社会从属于母权,在父系社会里却只是一种母系制度的残留,然而客家人却在许多人生仪礼中,仍把“尊舅”的传统传承了下来。 

  在赣南客家的婚姻仪式中,外甥结婚,舅舅是当然上宾。在举行婚礼这一天,舅舅要在举行婚礼的厅堂显眼处挂上一块牌匾,上书外甥的名号以及诸如“百年好合”、“龙凤呈祥”之类的吉祥语。挂匾时,舅舅口中还需不停诵念吉祥祝词。这一仪式俗称“挂号牌”。其中荣誉唯有“舅公”方可享受得到。 

  在客家人嫁女儿的送嫁队伍中,最重要的角色是“送嫁舅”,也就是新娘的弟弟(一般是最小的弟弟),这是必不可少的人物。如果没有亲弟弟,就要请与自己最亲的堂弟去。“送嫁舅”是嘉宾中的嘉宾,贵客中的贵客。新郎要对他特别敬重和热情周到地服侍,不敢有任何的怠慢。无论“送嫁舅”有多么顽皮、耍性子甚至无赖,新郎和男方家人都必须忍耐和礼让,丝毫不敢含糊或怠慢,每逢摆酒席,每张八仙桌上,只要有舅舅,都是必须坐上席的。这种表亲关系在赣南客家地区是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的。 

  客家人多礼好客,凡事循规蹈矩,不偏不倚。如果哪天被人指出“冇规矩”,无论是否属实,都是一件很不体面的事情。这种情形之下,人们首先连连道歉,接着自我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断然少有周围辩解,企图逃脱干系的。 

  客家人每天讲的就是一个“规矩”。圆规方矩,既是事物的本来形态,也蕴含着事物的内在本质。做事有板有眼,严格按照规程、套路行事,这是客家人为人处事的显著特点。自幼接受“天上雷公,地下舅公”的教导,让客家人都养成了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客家地区至今仍然是人多地少,生存环境紧迫,资源十分有限,因此各种内部矛盾、争执、冲突在所难免。但客家人无视王法,集体性“鬼打鬼”现象却少有发生。小打小闹的,由乡村、宗族长者主持公道,晓之以礼,动之以情,最后按乡规、乡约促成双方和解。如问题性质严重,乡规、乡约无法调停的,则交由国家执法机关办理,并给予全力协助。 

  随着人们对产品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标准化作业的管理思想早已深入各行各业。诸如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等等“规矩”,不断健全,不断完善。“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是标准化管理的实质,而“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则是标准化管理的目的。 

  另一方面,既不拜雷公,也不尊舅公,凡事随心所欲,这种人自在倒是非常自在,却也经常到处碰壁,鼻子上不是血就是灰。

3. 【天上雷公,地下舅公】这两句说话的出处和意思?

许多相关谚语,既是历史形成的某些宗教习俗或口头传说的艺术概括,在长期文化传承中,它们又演变成众口传诵,言简意深的颜语,烙印在人们心头。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吕洞宾本是以济困扶贫而著称的八仙当中最为人们所熟悉和喜爱的一位仙人和善人,却常常遭人误解而被狗咬,这类使人伤痛的社会事相至今仍难以避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原本是关于得道者服丹而飞升成仙并惠及鸡犬的传说故事,后世人们借此编成一则谚语,嘲讽官场中的裙带关系,至今仍活在人们口头闪射讽刺光芒。再如中国民间有崇敬雷神,以雷公为惩凶罚恶之天神的习俗,这正好同人们在姻亲中崇敬舅公的社会习俗相一致,两者可相互映衬,于是构成了“天上雷公,地下舅公”的谚语盛传于世。还有,“土地不开口,老虎不咬人”;“土地不开口,毛狗子不咬鸡”;“千里神明,要问当坊土地”。这几则谚语,都与民间对土地神的信仰有关。土地爷本是地方小神,却掌管着当地人畜命运,传说山野间猛兽觅食,也须土地来管辖,所以在谚语中便把它作为得罪不起的象征形象,构成了一排风土谚。
  参考: big5.chinataoi *** /showtopic?id=9025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从汉初创立至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在中国56个兄弟民族中间大约有20几个民族存在道教信仰。栖身宫观的职业道士人数虽然不多,可是渗透著道教信仰的民间习俗和民间文学艺术却遍及城乡,世代传承,使广大民众耳濡目染,心领神会。除神话、传说、歌谣之外,谚语也是其中一个重要项目。 人们说话离不开谚语。早在先秦时期问世的《尚书》中就告诉我们:“俚语曰谚”。“谚语是人的实际经验之结果而用美的言辞以表现者,于日常谈话可以公然使用,而规定人的行为之言语。”90年代成书的《中国谚语集成总序》将这一定义琢磨得更为精致:“谚语是民间集体创作、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转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可见,不论是就其内容还是就其语言形式而言,谚语都是人类语言的精粹,是语言泥沙中经淘洗磨炼而成的精金美玉。 在这些作为金玉良言传世的谚语中,就有许多同道教信仰相关联的例子。 道教崇尚修道成仙,因此有人称道教为仙学。众多仙人形象,不仅是修道者的楷模,也是广大民众美好愿望的寄托。八仙等神仙形象,以他们救世济贫的仁爱胸怀和倒海翻江的巨大法力使人荡气回肠、心旷神怡。谚语也常常引入仙人形象,表达这种社会人生哲理。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诚。”借凡人修道成仙的故事,劝勉世人以至诚之心实现自己的美好人生境界。 道教构造了于一个庞杂神谱以及跨越天上人间、阴阳两界的神秘世界图式,它们通过民间叙事的传承深入人心,然后又渗透到谚语中,借这类鬼神精怪形象来象征照射现实生活中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鬼披人皮”;“鬼怕恶人”;“有钱能使鬼推磨”;“神仙下凡,先问土地”;“玉皇怕财神,有钱大三级”等等。这类谚语中的道士、天师、土地、玉皇、妖魔、鬼怪等形象,明显来自道教信仰和道教传说之中,由于道教的广泛传播,才使它们的形与神为民众所家喻户晓,千百年来存活于口耳之间。用它构成谚语,别具深意。本是主宰整个天上人间的玉皇大帝却惧怕小小的财神而不得不屈驾与之交往,这种“有钱大三级”的邪恶世风,今天不是依然在我们社会中演出一场又一场闹剧吗? 这类谚语不仅形象鲜活,意味深长,而且饱含幽默讽刺情趣,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这类谚语中常有鬼神形象出现。道教虽容纳了传统的鬼神信仰并有所发展,但民间流传的相关故事和谚语等等,常常是借用鬼神,象征影射现实中的世态人情,并不在着意表现鬼神,我们应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给予恰当评析,防止重演过去的粗暴武断作法。 许多相关谚语,既是历史形成的某些宗教习俗或口头传说的艺术概括,在长期文化传承中,它们又演变成众口传诵,言简意深的颜语,烙印在人们心头。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吕洞宾本是以济困扶贫而著称的八仙当中最为人们所熟悉和喜爱的一位仙人和善人,却常常遭人误解而被狗咬,这类使人伤痛的社会事相至今仍难以避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原本是关于得道者服丹而飞升成仙并惠及鸡犬的传说故事,后世人们借此编成一则谚语,嘲讽官场中的裙带关系,至今仍活在人们口头闪射讽刺光芒。再如中国民间有崇敬雷神,以雷公为惩凶罚恶之天神的习俗,这正好同人们在姻亲中崇敬舅公的社会习俗相一致,两者可相互映衬,于是构成了“天上雷公,地下舅公”的谚语盛传于世。还有,“土地不开口,老虎不咬人”;“土地不开口,毛狗子不咬鸡”;“千里神明,要问当坊土地”。这几则谚语,都与民间对土地神的信仰有关。土地爷本是地方小神,却掌管着当地人畜命运,传说山野间猛兽觅食,也须土地来管辖,所以在谚语中便把它作为得罪不起的象征形象,构成了一排风土谚。 由于道教流行,许多地方兴建宫观,祭祀鬼神延请道士举行斋醮活动,构成一项特殊的文化景观,这类社会景观常常也成为谚语取材立意的基础,如“城隍庙里的鼓,三天不打生灰土”;“龙王庙里水多,城隍庙里鬼多”;“见到天王,四朝八拜,见到小鬼,一脚踢开”;“住到城隍庙,守不到头柱香”,等等。这类谚语的构成是描述性的,从方方面面勾画出旧时代中国城乡道教信仰的风貌。同时这些谚语又是象征性的,意在借道教活动中的有关事相,指代社会生活中的形形 *** ,以警醒世风。 在考察与道教相关的形形 *** 谚语时,我特别注重探寻蕴含道教义旨,直接透示道教精神的作品,然而所得甚少,弥足珍贵。下面是《中国谚语集成湖北卷》中所载几则:“佛家重练心,道家重养生”;“修行不修心,枉烧一炉香”;“我命在我不在天”;“仙道贵生”;“道以养性,术以延命”等等。这里几则谚语得之于鄂西北的道教圣地武当山,它们所传承的性命双修的道教义理,字字珠玉,十分难得。还有这样一则谚语:“天高不为高,人心为最高,井水当酒卖,还嫌没酒糟”。它本是穿插在关于吕洞宾劝戒世人的一则传说里,讲的是吕仙出游,为报答小酒馆的掌柜,用法术把井水变成白酒出售,可是女掌柜贪心不足,还不住地抱怨,说这样出酒没有酒糟喂猪,于是吕仙一气之下把自己的法术收回了。故事曾附会到关于黄鹤楼、岳阳楼的传说之中,广为人知。那一段顺口溜也可以脱落下来成为一则谚语,用生动有趣的故事传达出道教少私寡欲的人生哲理,发挥过广泛的教育作用,至今未失去其警戒贪欲世风的积极意义。 这类直接表达道教义理的谚语在一般谚语中很少看到,我想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我们对民间口头文学的采录,主要以城乡世俗人员为对象,很少深入到信奉道教的人群中间,关注宗教意味浓重的作品;二是由于民间文学主体就是表现广大民众生活心理的世俗之作,即使不可避免地染有佛道等宗教信仰的影响,也在口头集体传承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异。按照我多年采就道教信仰与中国民间文学这个专题进行研究考察的体会,而些与道教相关的民间口头文学,包括谚语在内,它们都不是纯宗教性,而是宗教性与世俗性彼此交叉融合的作品。广大民众在从事生产劳作与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信奉道教和其他宗教。日常生活与宗教生活的相互渗透,很自然地融合在他们所创造享用的民间口头文学中,便构成了这些具有独特意味和光彩的作品。 道教信仰对谚语的渗透这一现象具有特殊的文化学术价值。由于谚语作为民族语言的精粹,有着极强的渗透力,我们从相关谚语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道教信仰的方方面面对居民精神文化的影响。上述谚语虽与道教信仰相关联,却并非道教义理的直白表现,它是经过民众心灵过滤和社会生活检验而构成的,从这里还可以看出民众对道教信仰的取舍改造情况,可以看出人们于信奉宗教之外,还存有一定程度的非宗教与反宗教的倾向,等等。作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其构成是相当复杂的,因而我们对于同道教信仰有关联的故事、传说和歌谣、谚语等等怎样渗入民间口头文学之考察,不论是就研究道教本身还是就把握中华文化整体特征而言,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
  参考: big5.chinataoi *** /showtopic?id=9025

【天上雷公,地下舅公】这两句说话的出处和意思?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