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辅成小学的学校文化

2024-05-14

1. 嘉兴辅成小学的学校文化

一、学校文化的提出:作为一所学校,如何在教育转型时期,不失时机地审时度势找到自己的发展定位,这是每一所学校在生存与发展中必须加以思考的问题。一所好学校,之所以能成为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目标,不光是校舍、质量等表面的因素吸引人,更主要是由于她的传统、氛围等内在因素所散发出的魅力令人钦佩。而长期以来,中国的中小学受教育主管部门“计划经济”的制约,导致了学校本身的生成性不强。大都的学校被演变成为一种制度化、预设性、给予性的机构。其主体性、生成性和原创性显得相对薄弱。以倡导“个性”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同时也呼唤着学校的变革,呼唤着学校走向“校本”的新学校。而这种新学校应该具有超越于知识的传授、能力培养与方法渗透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自觉追求,应该具有一种健康的、和谐的、积极的、人文的、向上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氛围,它体现为治学之严谨,人文之关怀,艺术之品位,审美之感动,创新之激情,儒雅之风范,诗性之世界,理想之追求,健康之精神……总之,这种高尚的价值取向,才是学校的灵魂所在。我们认为,新学校的形象应该具备三点要求:①它是一个整体、全面的形象,是外在与内在的和谐统一。②它能满足社会和家长的需求,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办学有效益,有效率,有质量。③它具有独特个性和鲜明特色,这种鲜明的学校个性渗透和表现在学校的方方面面。为此,我们提出了以“文化制胜”策略来实现学校“质”的突围。即精心塑造学校文化!从教育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个性的高度概括,它是师生通过教与学以及生活的所有活动、由内而外生成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同时又不自觉的接受着这一环境和氛围的陶冶、引导和塑造。任何学校它都有自己的文化,它体现在每个教职工的及学生的言行中,融化在与学校相关的每一个物质或精神的形态中。学校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把具体灌输性教育特征的教育转化为内含着教育意图的校园环境,从而达到“逢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学校与学校之间由于办学时间的长短,地理位置的不同,办学规模的大小而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差异。这些差异,更多的是表现在物质上的差异。而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真正差异,不是物质条件上的差异,而是学校文化之间内涵的差异。任何学校都有自身的文化,它不仅是一所学校历史的积淀,更是现实发展的主题。先进的学校文化对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积极的影响。北大、清华、中国人大附中等学校之所以成为卓越的品牌学校,是因为这些学校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自己文化特色。所以优秀的学校文化就等于卓越的品牌,作为校长应当高度重视学校文化的培植,并在这一过程中去深化自己的办学理念,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二、学校文化的内容:现代学校承担着育人的重任,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使广大青少年成为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阔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三、学校文化的建设:学校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过程,是提升学校学习力,培育学校凝聚力,增强学校生命力中发生的,加强文化建设对于实现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办学目标,生成和凸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激发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校长要以承传发展学校文化为己任。文化建设,无论是国家的、民族的,还是学校的都是个复杂的过程。面对这样一个系统工程,首先需要校长具有文化的自觉。即对文化的本质、规律和学校的文化职责有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认识,对学校文化建设有全面、系统、长远的考虑。学校的办学品位之所以存在差异,实质是学校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跟校长自身的理想信念、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教育思想和人格品德等素质分不开。因此校长要有符合时代的、社会特征与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要增强文化意识、理解学校文化的内涵和作用,以文化浸润的方式来打造教育品牌,提升办学品位。如我们学校通过反复讨论、研究、提炼,确立了“为生命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授受知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为价值目标。即把办学目标不仅锁定在以教学为标准的办学质量上,更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人文关怀,更多的关注学生生命的终极发展,以营造优质教育的环境和空间,满足社会、家长的需求,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在教学实践中,更多地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闲暇生活三方面关注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努力形成课堂教学严谨扎实、课外活动丰富多彩、闲暇生活绚丽多姿的生动局面,把培养能面对未来、面向世界、具有与社会相适应的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鲜明的个性、并能创造和享受文明生活的新生代为己任,以提升学校文化来打造特色学校。其次,学校文化应是一种多维立体的创造。(一)物质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学校内的校园建筑、校园环境,既是师生教学、生活、活动的基本设施,又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学校文化精神的外在反映,是学校独有的文化特征的显发,它以独特的文化精神内涵,影响着师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具有潜移默化、传播精神文明的隐性作用。在学校的物质环境建设中,学校领导要匠心独运,将自己的文化理想融入其中,使人置身校园就能体验到对学校文化的追求。如该校得天独厚,校园百年历史的积淀,建筑、布局、造型别具一格。校园内绿树成荫,山上,园林小径,可使学生赏心悦目,冶情养性,活生生的一部的植物教材,一所绿色学校。我们应抓住有利的资源,开展环境育人,努力把校园一草一木、一石刻、一石栏、一块墙面、每处地面等都化为一位会说话的老师。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富有校园的书卷气息和儒学氛围,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如精心设计长廊文化、场地文化、班级文化等,宣传学校的办学方针、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大力渲染学校文化氛围,展现学校教师、同学的个性特长,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的物质基础(我们把学生周围一切陈设包括在内)——这首先是一个完备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它又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是培养他们的观点、信念和良好习惯的手段。我们把孩子周围的一切都用来服务于对他们进行体、德、智、美诸方面的教育。”物质文化通过学校的空间环境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学校的建筑设施、校园格局以及环境布置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学校物质方面的具体体现。没有良好的学校环境作保证,学校就会失去发展的空间,失去生长的环境。许多成功的学校在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还注重让环境来表达办学的思想,体现学校的人文、展示学校的风采。(二)行为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保障。教师是学校的重要主体,他们的行为决定学校整体的精神风貌和学校文明的程度。因此,教师行为的塑造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不仅用人,更要培养人。学校要充分使用“引导”与“激励”两个杠杆将教师的认识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统一起来。结合相应的管理措施,实现老师“他律”向“自律”的转变,积极促进每一个人的自主发展机制的建立与完善。1、创建学习型组织现代学校倡导的是一种学习文化,这无疑是一种进步的文化,积极的文化,也是最具活力的文化,它给学校提供的是发展源泉及强大的动力。彼得·圣吉认为,“系统思考”是一个人或一个组织事业成败的关键。也是五项修炼整个理论的核心。一个组织必须把自己放在一个系统中去动态地、本质地、整体地思考问题,从思维方式、组织结构等多方面进行深层次改造,才能实现真正的“蜕变”。增强教师的文化意识,首先从学习开始:一是建立教师组织的共同愿景:根据学校的发展,借助新校舍搬迁,找准契机,寻找突破点,再上新台阶。通过教师共同来讨论确立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制定具体目标,促使每一位教师都真心向往并愿意为之奋斗。促使教师个体的自我超越,制定三年成长计划,十年发展规划,客观的理解环境和自己,不断地明确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愿望并满怀热情地执着地追求自己的愿望。如:第一个三年为市骨干教师,第二个三年为市学科带头人,第三个三年成为特级教师等。二是完善组织学习机制:组织专题性的深度会谈,与会者每一个人就某一个问题发表意见和看法,凸现主题,向纵深层次深入。进行沙龙研讨,营造知识场景,引导读书藏书,注重知识的拓展与积累。开展信息交换,通过读书交流会、组织教师学术讲座等,展示教师的备课笔记、教科研工作手册、学习备案等,通过彼此之间信息的交换,最大范围地促进教育信息的流动,从而丰富每位教师的信息量和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准备条件。三是完善自我学习机制:教师要自觉对学校(校长室、教科室、教导处、德育室、教研组、年级组等)推荐教育理论书目和教育报刊上的文章篇目进行自主选择学习。提升自我理论素养。通过理论学习,指导教学实践。尤其要有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大胆运用“拿来主义”,将先进的经验为我所用,少走弯路,少兜圈子,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可以突破常规、超越常规。学会自我反思,善于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形成提问、反思、总结的工作习惯,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做反思型教师。开展非组织学习,教师学习的开展要侧重于计划外的分散学习,它们虽然没有明显的组织的特征,但往往能得到很大的帮助。如办公室里对某种观点的争论,讲台边对某个案例的交流,图书室、阅览室内的个性化学习。注重资料积累,教师要注意相关资料的积累,按各学习团队的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如课题操作记录本、教科研反思日志、教学后记、教学日记等。教师应逐步尝试按照自己的需求及习惯建立个人学习资料档案,为后继学习积累丰富的资料。如学习资料复印本、专题学习资料汇总、专题研究跟踪思考手册等。2、发挥名师引领作用赢得教师,才能赢得21世纪的教育。教师是打造学校文化品牌主力军,学校的办学思想、创新理念、培养目标都要通过教师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得以实现。能否建设一支具有优良师德,胜任现代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现代教育理念,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从根本上关系到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该校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师资群体水平高,团队合作好,工作战斗力强,学校发展前景广阔。这样的师资队伍本身就是学校品牌的重要内容。如果再有一批名、特、优骨干教师,走在教改的前沿,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更是如虎添翼。因此名校还需要名师来带动、来支撑,学校进一步启动“名师工程”乃当务之急,我们要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更多的对在职教师压胆子、给任务,给政策,加大激励机制,注重舆论导向,积极探索,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树立全新教育观念,努力促使全体教师具有现代教育观,并逐步向教研型、专家型教师转变,使学习研究成为教师新的职业生活方式。经过几年的磨练,培养出一大批具有省市区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教师。3、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我们采取各种有效的激励措施,为广大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时机。如该校设置的教学设计、教育论文评比活动、青年教师会课活动、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教学研讨活动等,都成为激励教师展示才华、切磋技艺、提高水平的空间。为鼓励广大教师岗位成才、早日成才,我们还建立了一套奖励制度,从物质、精神等方面对专业发展有成效的教师给予奖励,以激发、调动教师的内在驱动力,增强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三)管理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学校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规范性文化。因此,学校的管理活动必须适应这一特点。建立严明、完整的学校规章制度,用以规范学校的行为,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在规范的制度下有序地进行。同时,校长还必须构建一种选择机制,使得学校能在教育方针的指导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教师能在正确教育思想的引导下,灵活地挑选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在规章制度下,自由地选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只有规范,没有情感,会变得死气沉沉;只有情感,没有规范,会显得乱而无序。只有建立起规范加情感的管理机制,才能形成严谨有序而又生动活泼的新局面。立足实际,建立合理的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是实现组织目标,适应外界变化和发挥组织效能的保证,并且有利于实行分层管理、责权对应,使分权和集权有效结合,充分发挥组织系统的作用,合理的管理机构有利于校长的直接领导,有利于各个层级之间的沟通,协调关系,有利于部门、各层次之间的监督控制机制正常运行,使学校的指挥系统,执行操作系统,咨询反馈系统发挥各自的功能,有利于学校成员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有效的工作,从而使学校组织不断产生新的活动源泉。通过教与学的活动,培育一种管理风格,营造一种组织气氛,涵盖学校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社会信念及行为准则。良好的组织氛围是学校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它对学校成员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师生员工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有利于学校成员的相互理解、支持和相容,使成员的才能与潜力得以充分的发挥,使学校充满活力与生机。良好的组织氛围和激励机制是学校的一块无字招牌,它培育了组织精神,体现了学校在教育思想、办学目标、师资培养等和学校在管理方面的独到见解和不懈追求。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教师的教学风格,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等起到了组织管理的保证作用。它的形成和发展要靠学校领导集体从该校实际出发,发动师生员工共同参与,在不断思考、实践、总结、提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学校特有的管理意识和教育行为,并将这种意识和行为贯穿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推动学校的整体工作向前发展,同时形成一定的管理文化模式。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学校品位的提升关键在于这个学校的管理文化水平。(四)精神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它是学校的成员在思想观念、精神风范、价值观念的深层表现,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支配力量。具体表现为先进的教育理念,明确的办学目标、科学的价值体系、健康的心理品质、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等。一所学校选准了自己的办学目标并且得到了师生员工的认同,必然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更强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自学地去提高自身的生存质量,提升学校发展的品位。学校文化主要靠学校内部成员创造,故对学校成员会发生巨大的心理影响,从而改变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例如学校成员通过对办学目标的认同,人们就会在文化层面上结成一体,从而具有相同的追求,表现出相同的行为。并且这种文化层面以多种方式来沟通人们的思想感情,融合人们的理想信念,激发人们的群体意识,培育起一种独特的学校精神,推动学校的发展进程。由于精神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精神、风格、习惯和心理的沉淀,所以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一股强大的心理力量,约束人们自觉地规范自己,并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群体的规范。人们在具体的文化环境中,必须接受特定的文化指令而不脱离文化规范。再次,学校文化应具有较强的特色属性。前面讲过,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个性的高度概括。因此,学校文化的塑造必须立足自身实际,那种单纯的模仿、照搬他校文化必定是单薄和没有生长力的。古人云:事物之独胜曰特色。一个人或一个事物与众不同又特别优异之处为特色。校长对学校文化的传承体现在对于学校特色的精确把握。没有对学校特色的精确把握,就不会产生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找准位置,鲜明个性,彰显特色”是一所普通学校成长为一流名校的三步曲。我们又常说“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人新我特”,这是一种不断创新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水平都是通过特色来体现的。有了特色才可能显示出水平,才可能体现价值所在。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德、智、体、美等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基,实现规范办学。但是,强调办学的统一性,并未排斥办学的多样性。在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化相结合的原则的基础上,我们要努力创建特色学校,打破千人一面、千校一面的划一格局,追求学校的特色化和学生的个性化。我们学校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项目:如围棋、奥数、书法等,该校又是嘉兴市唯一一所浙江省体育传统项目(棋类)特色学校,普及三棋,以三棋作为特色项目,从而形成棋类办学特色,这是该校明智的选择。目前,该校已开辟了三棋专用教室,聘请了棋类专业教练来校进行培训,并在校园里,加大宣传力度,开辟棋类俱乐部。那么如何在这些优势项目中更加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还需精心策划,由点到面,形成系列,为打造学校品牌服务。学校一旦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不仅对学校的全体师生都将起着巨大的激励、凝聚、熏陶、潜移默化、自律自省和约束的作用。而且对学校的周边环境乃至社会环境都将会起到一定的促进和辐射作用。她会渗透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会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行为、工作、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学校的每个成员都会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一种无形的感染,都会为之自豪,激励着他们奋发进取、自强不息。每一个进入校园的人都能感觉出积极向上、心境愉悦、生机勃勃、奋发有为的气息和氛围。

嘉兴辅成小学的学校文化

2. 嘉兴辅成小学的学校简介

教育集团先后被批准为中国创造学会实验基地、中国家庭教育实验学校、省教育科研“百校工程”成员单位、省“科研兴校”百强校、省棋类特色学校、省先进家长学校、嘉兴市教科研实验基地、嘉兴市陶行知实验学校、嘉兴市青少年科技特色学校、嘉兴市青少年宫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等称号。集团以“为生命发展奠基”为宗旨,以“授受知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为目标,打造教育集团的“特色、文化、和谐”三大属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有特色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集团坚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原则,坚持“科研兴校”战略,提出了“建形求质”的科研工作策略,以学校文化建设及教师专业化成长两大研究主题为导向,积极探索能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面和谐优质发展的有效策略。集团注重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积极构建校本教研新模式,在立足校本研修的基础上,与桐乡茅盾实验小学、秀洲磻溪小学、南湖余新镇中心小学等多所学校建立教学研讨合作交流互助机制,极大地推动了教育集团新课程改革。教育集团逐步完善集团课程文化建设,积极进行棋类、书法等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并以逐渐形成为南湖区小学课程中的特色课程。教育集团以“文化陶冶”为立足点开展德育工作,在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棋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使学生在活动中扬起积极自信的人生风帆。教育集团充分开发和利用“辅成”的人文化,弘扬“辅成”优秀精神。教育集团继承辅成和金九先生的历史友谊,与韩国启星初等学校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定期不定期开展文化、体育、教学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活动,在增强中韩两国友谊的同时,也促进了教育集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3. 嘉兴辅成小学的学校构建

前言:教育和文化是一种相互涵泳的动态关系。作为人的生命活动样式,教育特别是德育工作应被拓展为一个整体性的实践场域,才能从根本上消解原先臆造的许多虚假的二元对立。众所周知,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过程,更是一种文化的融合过程。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使得参与其中的教师和学生得到一定的发展。而这种融合需要构建一定的载体,这种载体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而这种载体的依托就是文化场的构建。一、什么是文化场场是一个物理概念,如电场、磁场、引力场等。但我们发现这些场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能对进入其中的特定物体产生作用,而这种作用是以感染、同化为基础的。基于此,如果能在校园里也构建起一种能对师生产生积极作用的场,那么德育的许多问题就可能会变得更加生动,可能会自然而然的迎刃而解了。二、学校文化场的构建场应该是立体多维的,因此,2004学年第1学期,该校德育着重“两条纵线两个层面”开展工作。两条纵线是:环境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两个层面是校园文化场建设和班级文化场建设。依循“文化场构建”这一工作思路,开展大量的积极有效地工作。1、实施特色策略构建校园文化场。(1)挖掘特色资源,构建校园环境文化场。资源一:学校名称——辅成嘉兴籍名人褚辅成先生生前重教兴学,他创办了南湖学堂,这是我们学校的分校(西南湖小学)的前身。挖掘他的教育思想、生活小故事,把它们布置在教室走廊的墙面上,让人一进校园,就感受到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资源二:办学理念——为生命发展奠基辅成的办学理念是“为生命发展奠基”。我们认识到:辅成要发展,就要把“为生命发展奠基”的理念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当中,体现在每一个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在创建校园环境文化中,我们就努力体现这一个办学理念,通过布置在墙面上的宣传画、展板来渗透。资源三:学校形象——朵朵为什么要设计一个“朵朵”?我们了解到:学生对一些卡通人物形象十分钟情。什么加菲猫、蜡笔小新、KT猫等等,觉得他们滑稽、有趣,十分讨人喜欢,有时还会模仿他们的言行。市场上有这些卡通小饰物,即使价钱贵,也会买下来。孩子的这种心态,促我们设计了学校的卡通人物“朵朵”,朵朵一出来,就吸引了学生,听我们五年级的班主任王老师说,课间,学生都挤在边上看,说这卡通人物很可爱。自然地,我们赋予朵朵是真、善、美的化身,通过他来无声地教育学生。以上做法,归纳为一句话,我们努力实践让学校每一面墙壁说话,赋予每一面墙壁以教育的功能,从而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2) 开展特色活动,构建校园精神文化场。棋文化。三棋是我们学校的特色项目。04学年第1学期,为了进一步挖掘棋文化内涵,探讨棋与学校德育间的关系,我们举办了为时两周的首届棋文化节,主题为“以棋冶情、以棋益智、以棋会友、以棋育人”。精心设计了棋文化节的系列活动:开幕式及棋类千人大赛、棋王争霸赛、教师五子棋比赛、学生棋谱创意大赛、“我最喜爱的棋手”评选活动、嘉兴市“辅成杯”象棋、国际象棋邀请赛、闭幕式及颁奖典礼(棋王亮相)。营造浓浓的棋文化氛围,构建了一个棋文化场。棋文化场把我们的孩子吸引住了。首先,学下国际象棋的孩子多了起来。比较03、04年学校举办的市“辅成杯”国际象棋邀请赛,该校参加此次比赛的人数由23人猛增到82人。再说有一天放晚学,我碰到一位家长,聊起孩子时,家长说:有一天孩子回家来提出要买围棋,想要好好地下棋了。问他为什么?孩子讲,学校里大家都在下。这是学校构建的棋文化场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读书文化。为了构建读书文化场,让孩子们从中得到陶冶,04学年第1学期,我们举行了为时一个月的第8届读书节,主题为“在阅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为了营造浓浓的读书文化氛围,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读书节开幕式(读书签名活动)、中华古诗词诵读、经典诵读表演、“朗读之星”评比活动、“阅读人类精神遗产,宏扬爱国主义情操”读书征文、读书活动班队课展示、庆元旦读书游园活动及读书节闭幕。再联系晨读及周一、三、五中午读课外书的日常读书活动,积极营造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孩子们是怎样反应的?五年级(1)班一位叫严菲的女学生在校园新闻稿中写道:“读书签名活动,让辅成学子发出心底的呼喊:‘我们都爱读书。’”五年级(4)班的严林荣等几位同学谈了他们的读书体会:“一开始背古诗,我们感到很枯燥,可是后来知道,古诗词是中国人的‘护照’,著名文学家金庸先生说:‘外国人常问什么叫中国特色,我们把古诗拿出来,随便背一首就能说明问题。’如此看来,学校组织的中华古诗词诵读活动真是好。现在,不但是我,许多同学都觉得背诵诗是一种享受。”诵古诗由枯燥到享受,孩子这种真实心情的转变过程,就是在读书文化氛围中的一个熏陶过程。2、实施人文策略构建班级文化场。在每一个班级,我们提出“文化治班”的理念:用文化的理念统领班级工作,用文化的氛围来熏染学生,用文化的互动来影响学生,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努力建设一个有着良好的班级风貌、丰富的班级生活、优美的班级环境、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的班集体。1、班级环境文化场——体现人文关怀。(1)教室布置:童趣教室布置温馨,富有新意,注重童趣,凸显班级特色,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在我们辅成的教室里,有美丽的攀登园地,有菠萝形的“勤劳小蜜蜂”,有树叶形的布告栏,还有“快乐的成长记录”……(2)板报设计:美观板报要有内容,排版美观|、活泼,抄写工整,版画要漂亮,给人美感。(3)班级形象框:个性班级形象框内容有班徽、班训、正副班主任简介、班干部名单等,要能体现班级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及班主任的管理理念。2 班级精神文化场——铸造共同愿景。班级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经验的班主任都认识到:良好的班风学风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因而,为营造鲜明的班级文化,我们每个班设计自己独特的标识——班徽,突出班级的整体形象,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再者,良好班风的形成、发展,是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为前提的。班主任根据班级的奋斗目标、实际情况,纷纷制定班训(口号),突出班级个性与特色。在创建过程中,我们的班主任充分发挥师生、家长的共同智慧,把创建过程作为教育学生的一个组成部分,深化了班级文化创建的意义。三、学校文化场的功能:1、教育功能校园文化场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技巧性很高的工作,既要突出正面教育,又要重视环境熏陶。校园文化场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可以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各种各样的生动活泼的群体活动之中,寓教于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中,更易收到实际效果,它规范师生的行为,使师生能加强自我控制和教育,朝场所确定的方向发展变化,从而提高教育的效果。2、协调、凝聚和辐射等功能强大的学校文化场能让全校师生员工根据学校的整体利益去求同存异,在做好本质工作的同时做到分工不分家,从而共同促进学校的发展;强大的学校文化场能把学校的整体目标转化为一种精神力量,推动着师生的思想行为,并通过制度、纪律、规范等有效地约束着全校师生去自觉维护学校的整体利益;强大的学校文化场会迫使每个师生自觉溶入到学校集体中,否则他们会感到失落,会有一种被排除在外的心理“恐惧”。因此说,学校文化场能提供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也能协调学校同社会的关系,具有协调功能。

嘉兴辅成小学的学校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