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秦帝国》有感(1)

2024-04-28

1. 读《大秦帝国》有感(1)

太史公言:“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悲夫!”
  
  
 
  
 有感:
  
 世人提起秦,多半是将秦与暴政相连。“五德终始”,秦宣布以水德受命于天,代周火德而兴,而汉高祖却仍宣布以水德接续周的火德,将秦在史籍中除名,后又别开一说为“闰统”,五德终始中的“闰”……
  
  
 套用一句《三国》里的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战国末年,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不可做个举而笑之的“耳食”者……

读《大秦帝国》有感(1)

2. 《大秦帝国》有感——第一章 六国谋秦

懂历史,是大多数中国人对于“有文化”和“知识分子”的一个标签。转眼已经二十二了,似乎有一个声音在催促我,再不学就要来不及了,别等到真正走出学校的那一刻去为自己的无知懊恼。于是,我翻开了孙皓晖老师的《大秦帝国》,打算从这里开始沿着时间的顺序找一些相对严谨也不乏趣味的书来看。同时也为自己的007作业给一个题目,尽量避免继续抒发一些没多大意义的感慨。
  
 第一章 六国谋秦
  
 开篇讲述了魏国的一座名为大梁的城市十分富庶,整个第一章讲述的正是魏齐赵燕韩楚六国会盟于大梁,密谋攻打瓜分秦国的故事。
  
 文中提到一点挺有意思:“大梁人可以在任何外地人面前高谈大梁的享受讲究和精到至极的生意经,但就是在王城安邑人面前羞于开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财富于享受如果远离权力,人们只会说你是个富商而已。说到底。大梁人缺的是一种贵气。富而不贵,心里总悻悻不是滋味。”我看到这里想着当今的中国是否也有这样的“大梁”与“安邑”呢?若北京为安邑,把上海、深圳、广州中的任意一个比作大梁似乎都不太合适。若将温州比作大梁,浙江的省会杭州似乎也没有与之构成这种奇妙的“富”与“贵”的对立。事实上,当下的“贵”与“富”不再是过去“士农工商”中“士”与“商”那样在鄙视链的两端遥遥相望。国家的政策给一批人有了“先富起来”的机会,而国家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又离不开这些提前积累了一定的财富的人反哺社会,两者相互依存,方使整个社会不断进步。
  
 作者对于大梁的介绍中,有两处鲜明的对比,一个是大梁民众以为魏国将迁都大梁而满城兴奋狂欢与魏国上将军庞涓面对城中突然高涨的情绪保持冷静形成了对比;一个是大梁民众的狂欢与在街上面对上将军欢呼庆祝时却只字不提迁都之事的狡黠形成对比。在这样一个不平凡的城市,终将发生一些不平凡的事件。
  
 介绍完大梁和六国会盟的基本背景后,一些重要人物陆续出场。五国君主同一天到达会盟地点,从庞涓的视角上看,韩昭侯寒酸得矫揉造作,但韩国有最好的铁山与铁坊,不可轻视;燕与赵就中山国争执不下,虽然燕国老派平庸,赵国有潜力,但正是为了防止赵国强大,他也不得不持“扶燕抑赵”的外交策略;对于齐国,虽然其国君爱才变法有力,但毕竟根基不足,恐一夕顷覆;至于楚国则缺乏大器颓势已定。赵、齐两国都想挖墙脚争取到庞涓,而他却认为自己在魏国这样一个根基深厚的强国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与当今的年轻人们面对去创业公司还是传统世界500强公司的问题也有些类似,而庞涓的选择了更大的平台。
  
 在接风小宴上庞涓提出了会盟的目标:1.六国盟誓,互不为敌,永不犯界;2.对其余三十余个诸侯小邦,划定各自势力圈,圈内小邦由宗主国吞并,他国不得干预;3.肢解秦国。
  
 事实上,第一条没有人当真,但放在这里大概是为了面子上好看。后两条中,对于任何一个小邦的划分都必然会引起争执,相对而言,各国最可能在第三条上达成初步的共识。庞涓正是引导各国从这一点开始协商。虽然魏国是会盟的发起者,庞涓却以冷静矜持来体现大国风范,让其余五国先争论,自己最后代表魏国调和。这种权谋的手段若是只有前面的矜持,最后必然毫无话语权,只有心里有完善而坚定的解决方案,在最后提出来才足够有力量。
  
 会盟第二天便是会盟大典,魏惠王也于这天来到了会盟地点。六位君主齐聚一堂,共商分秦大计,魏王与楚王的天真浅薄在六人之中格外突出,两者又都是大胖子,让人觉得油腻。赵王提出奇计煽动内乱让秦国遭受内外夹击,魏王直接叫好,但不忘问庞涓的意见,庞涓虽然赞同,但为了维持魏国的盟主态势,只能强行打压赵国的计策。场面一时尴尬,但赵君却想明白了庞涓的意思,自嘲一句打破僵局。这是一个很精彩的情节,从魏王不考虑魏国盟主地位直接叫好到他询问庞涓,可见他也不是那么的无脑,这大概也是庞涓即使不满魏君奢侈无度但仍心怀希望的原因之一吧。而从庞涓的打压到赵君的化解尴尬可以看出两者都是处理关系的高手。
  
 第一章就写到这里,下周有时间继续讲一讲第二章,伟大的秦孝公将如何应对这场危机。

3. 《大秦帝国》有感——第二章 国耻昭昭(上)

这次分享的内容是《大秦帝国》第一部的第二章国耻昭昭的前半部分。
  
 上一章讲述了六国会盟,商定灭秦。这一章则描绘了这场危机在秦国的发展以及秦国的应对之策。
  
 第一节里随着金令箭使者从魏国一路飞奔到秦国,作者依次介绍了函谷关的历史以及其天险屏障的地势对秦国的重要性,然后是紧挨两国边界的秦国国都栎阳,最后来到了国府宫,相当于秦国的皇宫。
  
 在本书的楔子部分作者提到,秦君为了停止战乱让国民休养生息,主动将函谷关一带割让给魏国。以当时的情况,秦国已经将这一带从魏国手中抢过来了,相当于是打了胜仗之后主动求和,而且为了休战,秦君还主动释放了与自己有杀父之仇的魏国丞相。一个新君得有多大的勇气才能顶着被国民和后世唾骂的风险将国家艰难夺回的边界要地交出去,一个儿子该有多强的忍耐力才能将杀父之仇隐而不发,更何况他本一句话就可以将仇人千刀万剐。可他看到了秦国因战争带来的民不聊生,因战争元气大伤的秦国必须得好好休养一番了,自己的名声、自己的仇在国家面前,在千万秦国百姓的生计面前都算不得什么了。
  
 进入秦国,读者很快就能感受到一种严肃坚忍的氛围,一如那位秦国新君嬴渠梁,也就是秦孝公。其防火防攀登的城墙,傍晚吹响的号角,让人觉得紧张,这与魏国在函谷关处松散的排查也形成了对比。这里秦国将自己的国都放在国家边界线上,是默默宣告:秦国绝不会再后退半步,他国若犯,国君必拼死抵抗。可是秦国国都还有一个更为鲜明的特点——穷。国都路上无车,皇宫无装饰景观,青砖高房,书籍兵器,一切都被严酷冰冷笼罩着。
  
 可是这位国君在金箭使者赶来之后的第一步却是为他招来热米酒、毛巾,让他暂缓休息。待他休息片刻,便进入正题,既通人情,又不忘大事。
  
 
  
  
 第二节中,在金箭使者回去休息之后,秦君迎来了更为紧急的一个难题:六国的商人间谍们在秦国大量散布流言,制造乱局。在六国分秦消息的巨大压力之下,秦君果断采取措施下令拘禁六国商贾,却不许触动财货和打杀人员。
  
 半夜雍城令觐见国君报告百姓异动,从中可以看出秦国君臣的警惕与勤政。有前面金箭使者带来的消息,秦君仍不忘给来报告的臣子先叫一鼎炖羊肉,文章中还特意提过,秦君侍者曾三次提醒他先吃一点再工作,可他不理。也许嬴渠梁善待忠臣的这个小细节已经成为他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这样方不易失态,毕竟他是这个国家的主心骨,他乱了,国家如何冷静下来。
  
 采取措施拘禁人却不动人财物和人身安全,是避免六国依次为由发动战争;在雍城出现异动后迅速反应,进一步在全国重要城市也紧急进行同样的排查和处理。在巨大压力下一时半刻想出如此周全的措施,也说明了秦君的思虑周全。
  
 
  
  
 第三节主要讲秦国君臣商议应对危机的措施,在议事堂中,对于处理六国商人的方法,秦君有意试探自己与元老们的主张是否一致,而知道国君主张的几个元老重臣却是精于权谋的,态度模糊能避则避。与之相比,年轻气盛的景监则是直抒胸臆,将自己的想法毫无保留。听到景监的主张有理有据,又与君主的态度不谋而合,便一致同意。在讨论六国分秦的应对措施时,有人提出联合小诸侯,被质疑没有实际用处;有人提出抵死抗争,秦君表示自己也愿与国家共存亡的决心,但也默认了这计策不能解决问题;最后景监提出以美女重金收买权臣分化六国,虽然不雅但确实有用,最终被认可。可是秦国穷的问题对这条计策的实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缺的钱从哪里来?这次秦君又作出了表率,自愿以国君私库的钱拿出来应对国难。诸位君臣见国君拿君王威严的重要依靠孤注一掷,都为之震撼,纷纷表示愿意献出家底共救国难。景监作为计策的提出者被任命为特使,前赴六国完成游说的使命。
  
 这里秦君首先借六国商人的处置试探元老重臣们的态度,然后在会议中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尽量提出问题后让大家尽情讨论,中途不作评价,避免自己的态度限制了大家的思路。这两点是作为领导需要具备的两个重要特质:了解下属,同时不专权。当然还有后面也很重要的一点:作为领导要起带头作用。秦君拿出用来奖励安抚战士忠臣的钱来挽救危机,是赌上了国君的尊严。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在文章中看到过的一个例子:打仗时国民党的军队将领都说“给我上!”而共产党的将领则喊着“跟我上!”,主动牺牲自己的实际利益,方能给下属一个信号:我都这么认真了,你们看着办。
  
 
  
  
 陆陆续续写了两个小时,也只整理完了这一章的一半,后面的内容下一次再单独写一篇分享。祝冬安。

《大秦帝国》有感——第二章 国耻昭昭(上)

4. 《大秦帝国》影评或读后感!!!急!!!!

  行法如山——《大秦帝国》读后感
  很久没有写日志了,看了《大秦帝国》以后,终于有了动笔的冲动。很久没有被这样震撼过了,看了《大秦帝国》之后,我的心中实在为之一振。曾几何时,自己对很多小说都没了兴趣,唯独喜欢看历史小说(当然不是戏说的类型)。每看一部,心中都激昂澎湃一次,而《大秦帝国》实在让我不仅仅只是感到激昂澎湃,更让我在很多时候掩卷沉思。太宗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此真可谓至理名言。通过对于先民了解和认识,我仿佛拨开了迷雾,清晰的看到了今天的现实。

  起初看《大秦帝国》只是源于自己对于历史由来已久的兴趣,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图;只是觉得这不过是对于又一个盛世的全景式展现罢了。但是,当我和振哥把《大秦帝国》第一部《黑色裂变》的电视剧看完之后,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我感觉到,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理论很有意义。一个文明的创生期往往是最有活力的,最富创造力的,大秦帝国也不例外。处在“大争之世”的秦帝国,有着与后世很多同样强盛的帝国所全然不同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才是秦帝国得以强盛的依靠,也是被后人所忽视的,在后来的历史中缺失的。而只有这些东西,才是需要我们重新开掘出来的。因为,正是这些缺失,使得华夏的原生文明在创造奇迹的同时蕴含了衰落和失败的可能。而《大秦帝国》正是通过将这些东西开掘出来,从而使得我们重新思考我们所熟悉的那部分历史,让我们更加看清今天所要走的路。

  这种与众不同的东西,在我看来至少有两个方面:法治与商业精深。这两点在《大秦帝国》中都有表现。

  看了《大秦帝国》的人都知道,秦法是秦国崛起的制度保障,是秦国崛起的基石。整个《黑色裂变》都在展现商鞅变法的全过程。为什么孙皓晖先生的起点在这里?很显然,商鞅变法是秦国历史的分水岭和转折点,是秦国强大的第一块基石,更是华夏文明史中第一次将法治的理念变为现实,第一次建立法律完备的法治国家,特别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华夏民族的一个族群当中确立起坚定的法治信念和守法精神。所有这一切,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5. 【大秦帝国】历史小说的虚构——阅读《大秦帝国》感悟之14

  历史小说的虚构——阅读《大秦帝国》感悟之十四
                                          
   《大秦帝国》的成功,在于通过虚构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诸子百家中的墨子,如隐居的世外高人,而整个墨家,则如武侠剧中的刺客组织,专门行侠仗义。墨家在秦岭南麓修建了墨家总院,宛若一处神秘的古堡。而秦孝公,竟然敢一人独闯墨家总院,向墨子说明秦国变法绝非暴政,此处情节充满着传奇色彩,定是虚构无疑了。
                                          
   《大秦帝国》第二部塑造了苏秦和张仪两大策士,还塑造了战国四大公子,小说情节惊险刺激。张仪两次大骂孟子的情节也是虚构无疑,庄子的妻子去世,张仪探望,庄子引吭高歌,此处情节也是虚构吧。小说第二部的末尾,苏秦惨遭毒手,弥留之际,竟和张仪举杯痛饮,让人感动不已,这处情节也必然是虚构的。尤其让人称道的是小说穿插了不少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比如苏秦和燕姬,张仪和嬴华的浪漫爱情,爱情故事的穿插使得小说充满了纯美的感人力量,而这些爱情故事体现了作者小说创作很深的功底。
  
   《大秦帝国》这部小说,大的情节符合历史事实,这恐怕就是历史小说的特点吧。我想起了近期同步阅读的历史小说《秦始皇》,在这部小说中,嬴政成了吕不韦和赵姬的私生子。赵国公子赵嘉找吕不韦商议,让吕不韦接近秦国的人质嬴异人,花费钱财使嬴异人显姓扬名,帮助嬴异人回国,赵嘉安排心腹赵高照顾嬴政。毒死安国君后,吕不韦协助嬴异人当上了秦王。后来,吕不韦又和赵高合谋害死了嬴异人,帮助嬴政登上了王位,吕不韦做了嬴政的仲父。这里的虚构就太离奇了,读到这里,我也大致能猜出作者后来的虚构,即赵高在秦二世时残害嬴室子孙,是为赵国复仇啊。
                                          
   相比较而言,《大秦帝国》在虚构上还是比较严谨的,文中并没有说嬴政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嬴柱和嬴异人都死于疾病而不是吕不韦的暗害,这应该更符合历史事实吧。
  
   《大秦帝国》塑造的人物众多,第一部主要人物是商鞅和秦孝公。第二部塑造的是苏秦和张仪。第三部塑造的人物是白起和乐毅,第四部塑造的中心人物是吕不韦。第五部塑造的人物是应是秦王嬴政,第六部呢,主要人物应该是李斯和赵高了。五百万字的《大秦帝国》群星闪耀,真是一部不错的历史小说。

【大秦帝国】历史小说的虚构——阅读《大秦帝国》感悟之14

6. 读《大秦帝国》

读《大秦帝国》颇需要费些时光,竟然用小半年的时间才断断续续的看完1-4部。从看第一部时满怀激情,找来春秋战国形势图困难的研究,到第4部已越看越无动力。第1部最教人动心,那种绝境中走出的悲壮,适时而为的变法,商鞅变法的种种,秦孝公与商鞅的信任与默契。通过变法秦国开始国富民强,秦孝公却在壮年死了,使这样一个国家好起来需要耗费多少的心力啊。一朝天子一朝臣,商鞅也走到了终点。这个用死也要为秦国做点什么的人,是真的完全没有私欲?(历史到底是怎样的呢?越来越好奇了)千古留名算是他最私有的东西了,商鞅的一生就是如此的璀璨,是时事造就了他,还是他造就了时事。
  
  
 功高盖主,变法触动的贵族,都不得不让他随着秦孝公的死而死,他是如此的清醒的认识这点。两个男人的并肩作战。有共同目标和理想的人才能这样一路走来,如此的信任。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生应该算是圆满了吧。秦国绝境逢生的一朝就此落幕,秦国强大,使战国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国初期的魏国霸主时代结束,战国中期的列强纵横拉开序幕。权利的舞台上从不缺少故事。
  
 人之能,不仅在学,且在悟。悟之根本,不在少学,在难后重学。大难而有大悟,始得大成。纵横家苏秦在坎坷屈辱中磨出“必须大悟,方得有成。”佩起六国相印。张仪的连横奇对,松动了合纵。又是一对惺惺相惜的人物站上了历史舞台。英雄之心,恩怨难曲也。
  
 后面的宣太后、白起、赵雍、乐毅、蔺相如、廉颇……太多的故事,太多的元素,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未知与可能。回首历史,多少伟人名士的悲欢离合,天下大争,诸子百家。不管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最起码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秦灭六国,时也,势也,命也 。
  
 
  
  
 写于2016年1月

7. 关于《大秦帝国》的一些问题。

大秦帝国1的话
虚构的:没有割地求和,没有和孟子辩论,没有墨家出来找麻烦,景监不是武将是嬖臣,韩昭侯和申不害的死法不对,其实庞涓兵败自刎而且魏太子申被俘虏了,商鞅车裂秦人不怜,没有什么白家商社,有侯赢这个人但好像穿越了
有记载:孝公求贤。和甘龙辩论变法必要。变法内容。徙木立信。刑公子虔公孙贾。封商君。诈擒公子卬。赵良劝退。孝公临终托孤。作法自毙。在渭水行刑渭水尽赤。
除1以外的大秦帝国我没看过,不知道哪里和史书不符,不过估计一般女性角色都是作者添加的

关于《大秦帝国》的一些问题。

8. 关于《大秦帝国》的问题。

这个问题提得好,大秦六部我看了再遍,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在春秋战国,商人称贾gu,其地位的低贱远非我们现代社会所以理解的,战国近五百年,出身贫寒,门第低微,而最后成名立业的,实在数不胜数,你所说的姚贾,范睢等等只是仓中一粟,但有趣的是,一介商贾而能大出者,吕候之前就只有魏国丞相,白圭.当然这其中不能说明魏国唯才是用,自魏文候之后,浮夸拜福已成了大魏的标志,白圭能封相拜候,恐怕也是和魏之风气不谋而和吧.
      基于此时代背景,不难理解,其一,一身布衣尚可胸怀大志,一吐为快,而一介商贾,入秦献策,则变成了风牛马不及的滑稽戏了. 其二, 巧遇异人,奇货可居,实为捷径,非弯路也.其三,吕候本身而言,改革不及商鞅,治国不及李斯,《吕氏春秋》之说,称一霸可也,王天下不行。何为一代雄杰?关键于权力交际危难之际,一手支天,最后还政于嬴政,为“强秦大出于天下”打下坚实基础,此为雄杰也。
   一代雄杰,只用名士气节来评判,未免迂腐。毕竟如商君“大公不顾私,极心无二虑”者,还是极少数。